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都督中外诸军事

都督中外诸军事

官名。魏晋南北朝置。《三国志·曹真传》:“黄初三年 (222) 还京都,以真为上军大将军、都督中外诸军事,假节钺。”总统禁卫军、地方军在内的内外诸军,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,权力极大。不常置。如东晋时仅王导、王敦、桓温、司马道子和刘裕曾受此任。亦可称为“都督中外诸军”、“中外都督”、“中外诸军事”、“中外诸军”、“中外”等。初多以他官兼任,无品阶,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为一品下,二十三年改从一品。


武官名。三国魏文帝时始以曹真为之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曹真传》:“黄初三年(公元222年)还京都,以真为上军大将军,都督中外诸军事。”中军指京城内外的驻军,外军指各都督、四征、四镇将军所领的兵,所以都督中外诸军事,实即后世的天下兵马大元帅,其职甚重,故不常置。任此职者,在魏有曹爽、司马懿、司马师、司马昭,西晋有司马孚、扬骏、赵王伦、齐王冏、长沙王乂、成都王颖,他们同时又都录尚书事,集军权、政权于一身,已非寻常人臣之职。东晋时亦惟有王导等权重者为之。南朝宋人臣无居此官者。北魏与北周亦置都督中外诸军事,北魏秩第一品下;北周品秩不详,任此职者见《周书·静帝纪》:“大象二年(公元580年)秋七月丁未, 随公杨坚为都督内外诸军事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史令丞

    官名。史在古代本为记事记言之官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有太史,则掌天象、历法。汉代太常的属官有太史令及丞。汉初的太史令兼有修史之责。东汉时秩六百石,掌记天时、星历、良日、时节、禁忌、瑞应、灾异诸事,有丞一人

  • 蚕官令

    官名,汉置,掌蚕事祭祀。详“蚕官”条。

  • 义部员外

    官名。渤海国官,左六司义部属官,位郎中下。

  • 武库

    官署名,汉置,掌兵器,属执金吾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敕严过武库,祭蚩尤。”

  • 太常卿

    汉、晋、南朝宋、齐、北魏为“太常”的尊称。南朝梁定为官名,十四班,掌宗庙祭祀礼乐宾客车舆天文学校陵园等事,领明堂、二庙、太史、太祝、廪牺、太乐、鼓吹、乘黄、北馆、典客馆等令、丞,陵监、国学及协律校尉、

  • 掌察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秋官府掌朝F大夫属官,正三命。下设掌察中士、掌察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总理全营事务翼长

    官名。清朝八旗神机营之职官。又称“全营翼长”。咸丰十一年(1861)设,三人。以别于所属各处、局之翼长,故名。掌佐管理大臣,督理全营队伍及各处、局、厂、库事。

  • 裁造署令

    官名,金朝置。从六品,掌造龙凤车具、亭帐、铺设诸物,宫中随位床榻、屏风、簾额、绦结等,和陵庙诸物,以及省、台、部内所用物。其佐官有丞,从七品;直长,从八品。见《金史·百官二》。

  • 升补

    北洋政府军官、军佐任用方式之一。凡少尉以上各军官、军佐,具有一定资格予以升级者,称为升补。

  • 废置

    指任免官吏的制度。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“三曰废置,以驭其吏。”郑玄注: “废,犹退也。退其不能者,举贤而置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