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都督中外诸军事

都督中外诸军事

官名。魏晋南北朝置。《三国志·曹真传》:“黄初三年 (222) 还京都,以真为上军大将军、都督中外诸军事,假节钺。”总统禁卫军、地方军在内的内外诸军,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,权力极大。不常置。如东晋时仅王导、王敦、桓温、司马道子和刘裕曾受此任。亦可称为“都督中外诸军”、“中外都督”、“中外诸军事”、“中外诸军”、“中外”等。初多以他官兼任,无品阶,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为一品下,二十三年改从一品。


武官名。三国魏文帝时始以曹真为之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曹真传》:“黄初三年(公元222年)还京都,以真为上军大将军,都督中外诸军事。”中军指京城内外的驻军,外军指各都督、四征、四镇将军所领的兵,所以都督中外诸军事,实即后世的天下兵马大元帅,其职甚重,故不常置。任此职者,在魏有曹爽、司马懿、司马师、司马昭,西晋有司马孚、扬骏、赵王伦、齐王冏、长沙王乂、成都王颖,他们同时又都录尚书事,集军权、政权于一身,已非寻常人臣之职。东晋时亦惟有王导等权重者为之。南朝宋人臣无居此官者。北魏与北周亦置都督中外诸军事,北魏秩第一品下;北周品秩不详,任此职者见《周书·静帝纪》:“大象二年(公元580年)秋七月丁未, 随公杨坚为都督内外诸军事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丞

    官名。①御史中丞的简称。② 明清巡抚的别称。明朝都察院副都御史职位相当于御史中丞,明清两朝常以副都御史或佥都御史出任巡抚,故有此称。官名。汉代御史大夫有两丞,一称中丞,在殿中兰台,掌图籍秘书,外督部刺

  • 太子陵丞

    官名。唐朝宗正寺太子陵次官,置一员,正九品下。协助太子陵令守卫太子山陵。

  • 升转

    旧称官职的提升与调动。官阶自下而上为升,同级移调为转。官制用语,指官吏的提什和平级调动。官职上调为升,平调为转。

  • 户部交阯司

    官署名。即“户部交阯清吏司”。

  • 大都兵马司

    即“大都路兵马都指挥使司”。

  • 驯马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朝銮仪卫左所下设机构。顺治十一年(1654)置,掌管帝、后仪仗之车驾。设掌印云麾使、掌司事治仪正各一人,共掌司事。

  • 斥候

    官名,春秋时即有此官,掌侦察或守候的小官。“斥”是“远”的意思,“候”是“侦察”的意思。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:“赦郑囚,皆礼而归之;纳斥候,禁侵掠。”《汉书·苏武传》:“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、

  • 时叙郎

    官名。明太祖吴元年(元至正二十七年,1367)改前置太史监为太史院,置为属官,正七品,具体职掌不详。洪武元年(1368)罢。

  • 领枢密院事

    官名。北宋徽宗政和七年(1117),以内侍童贯宣抚陕西、河东、河北三路,带同签书枢密院衔。后改权领枢密院,宣和元年(1119)进为领枢密院事,为枢密院长官。其后,又以郑居中为之。

  • 户部地官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后期设置,为户部的主官,全称为殿前户部地官,设正、又正、副、又副四人。参见“朝内六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