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①官制用语。官吏调任曰转。指转任与原品秩相同的其他官职,或同职而仅调换任所,并无升级或降职之意。汉朝尚右黜左,故官吏降职亦称左转。唐朝为改官形式之一,多由品同职重官转为品同(或稍低)职轻之官。宋朝官员寄禄官叙迁称为转官。军职迁补称为转员。②唐朝勋官等级代称。唐制,勋官有十二转,自上柱国至武骑尉,一转即一等。


1、官吏调任品秩相同的其他官职或同职的不同任所叫转。汉朝以右为上,降职称左转。《汉书·孔光传》:“上甚信任之,转为仆射、尚书令。”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:“征为尚书仆射,转太中大夫。”《魏书·裴延儁传》:“以军功稍迁太尉从事中郎,转咨议参军。”

2、勋官等级的代称。唐制,勋官有十二转,一转即一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明使君

    “刺史”的尊称。

  • 内城巡捕西分局

    清末工巡总局所属机构。简称西局,包括西城北段巡捕分局、南段巡捕分局。下设档房、文案处、发审处、支应处、图表档房、司狱科、守卫处、派差处、巡查处、各区、各段、巡捕队。

  • 右曹员外郎

    ① 宋朝职方、驾部、库部、都官、比部、司门、屯田、虞部、水部员外郎统称。② 官名。宋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后户部置,佐理户部右曹之事。

  • 监察里行

    官名。即监察御史里行。

  • 衣杭大

    满语官名。汉名为牛群牧长。清朝内务府庆丰司属官,掌牛群放牧事。王府官中亦设。

  • 国子监典籍厅

    明清时国子监的内部机构。明制设典籍一人为主官,从九品,管理本监书籍。清制设立汉典籍一人,掌保管书籍版片及“表章经学之宝”与乾隆御笔册。

  • 外蒙古

    地区名。指蒙古高原北部,以别于高原南部的内蒙古。清代分为喀尔喀四部和科布多、唐努乌梁海二区。喀尔喀四部及其所附额鲁特、辉特二部,分为四盟:车臣汗部二十三旗组为克鲁伦巴尔和屯盟;土谢图汗二十旗组为汗阿林

  • 执法御掾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前凉置。《晋书·苻登载记附索泮传》: “(张)天锡即位,拜(泮)司兵,历位禁中录事,执法御掾。”

  • 副领事

    官名。清末派驻外国的官员。光绪十三年(1887)始置。从五品,奏补。掌领事馆事务,保护华侨。辖二等通译、二等书记各一人。外交官名。见“驻外领事馆”。

  • 爵禄

    爵位和俸禄。《孟子· 万章下》: “周室班爵禄也,如之何?”《庄子·秋水》: “爵禄不足以为勤。”《礼记·祭统》: “古者明君爵有德而禄有功,必赐爵禄于太庙”。《周礼·夏官·司士》: “稽士伍而进退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