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贵人

贵人

①公卿大夫、达官显贵泛称。《吕氏春秋·重已》:“世之人主贵人。”高诱注:“贵人,谓公卿大夫也。”②后宫名号。始于东汉,位仅次皇后,金印紫绶,奉粟数十斛。晋武帝时为三夫人之一,低于夫人,位视三公。十六国成汉、后赵、后燕皆设。后赵员一人,位视列侯。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(456)重定三夫人,以贵人位比三司。宋明帝泰始三年(467)省。齐高帝建元元年(479)复置。梁沿置。北魏初无,至太武帝增置。隋朝时为内官之一,文帝仁寿二年(602)置三员,掌宫闱事务,炀帝时罢。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(1009)复置,位才人下。清康熙(1662—1722)后,定后宫名位,列嫔之下,常在之上。无定额。


1、皇帝的妾,东汉置,地位仅次于皇后。正嫡称皇后,其次是贵人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》:“及光武中兴,斫雕为朴,六宫称号,唯皇后,贵人。贵人金印紫绶,俸不过粟数十斛。又置美人、宫女、采女三等,并无爵秩,岁时赏赐充给而已。”其后,晋置,为三夫人之一,晋以后时置时省,隋文帝曾置三贵人,到清朝,虽置贵人,但位在嫔妃之下。

2、对高官显位的泛称。《汉书·灌夫传》:“将军,贵人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参军长

    官名。民国六年(公元1917年)护国军政府置于大元帅府,为参军处的主官。民国十二年(公元1923年)重建大元帅府后仍置。国民党政府时期为国民政府参军处的主官。民国三十七年(公元1948年)国民政府改组

  • 三闾

    官名,为三闾大夫的省称。战国时楚国有此官,爱国诗人屈原曾任此职,掌管屈、昭、景三族。后世则专指屈原。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忠非三闾,智非晁错。”

  • 度支部尚书

    官名。清末度支部长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一人,从一品,特简。掌理本部所属事宜。宣统三年(1911)改大臣。官名。清末设,为度支部的长官。见“度支部”。

  • 宁远将军

    官名。将军名号。三国魏置(一说始置于西晋,山涛为冀州刺史时,加此)。魏、晋皆五品。十六国后赵、西凉亦置。南朝宋五品,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三班,普通六年(525)改为武职三十四

  • 右昭仪

    妃嫔号。北魏太武帝时置,孝文帝改定内官后,在皇后之下,位视大司马。北齐武成帝河清(562—565)新令,位比丞相。后主武平五年(574)置左、右娥英后,降为比二大夫。

  • 征蜀护军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末曹操置,以曹真为之,督徐晃等将讨伐刘备。统兵,职掌同将军。三国魏沿置。官名,汉末曹操置,掌领中央军、护主帅,督诸将,领兵如将军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曹真传》:“(太祖

  • 诸父

    周朝天子对同姓诸侯、诸候对同姓大夫均尊称“父”,一般则“诸父”。《诗经·小雅·伐木》: “既有肥羜,以速诸父。”

  • 太府参军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前凉置。掌参议军务以及经济等其它政务,并可率军出征。参见“太府”。

  • 漕曹史

    官名,汉置,为漕曹副长官,佐助漕曹掾掌漕运事。参看“漕曹”条。

  • 盐运使

    官名。清置,为都转盐运使司长官,掌督察场民生计、商民行息、水陆运输、计算里程及往返时间等;从三品,奉天、直隶、山东、两淮、两浙、广东、四川各一人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三·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》。民国也置盐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