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诸曹

诸曹

丞相、三公以至州郡等官署所属各职事机构统称。所置曹多寡不同,各有主事,曹置掾(史)。


1、加官的一种,又称“左、右曹”。入禁中,常侍左右,掌平尚书奏事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侍中、左右曹、诸吏、散骑、中常侍,皆加官,所加或列侯、将军、卿大夫、将、都尉、尚书、太医、太官令至郎中……诸曹受尚书奏事。”《汉书·韩王信传》:“增少为郎,诸曹侍中光禄大夫。”

2、泛指各曹。汉朝公府和郡分曹办公,如东曹、西曹、仓曹、户曹、功曹、贼曹、辞曹、金曹、尉曹等,“”类似今天的厅局,各曹的长官称掾,副长官称属。至隋唐,各曹长官不称掾属而称“参军”,如户曹参军、仓曹参军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二十六路

    政区名。北宋末年置。宣和四年(公元1122年)金兵攻克辽燕京,根据宋金联合灭辽的协议,燕云诸州应归于宋,于是诏以山前诸州置燕山府路,山后诸州置云中府路,合元丰时所置二十三路及崇宁四年(公元1105年)

  • 大加

    见“古邹大加”。

  • 策命

    同“册命”。周朝天子对诸侯卿大夫封赏土地官爵的诰命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 “王命尹氏及王子虎,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。”《周礼·春官 ·内史》: “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,则策命之。”

  • 爵秩

    爵位俸禄。《史记· 商君列传》: “明尊卑爵秩等级,各以差次。”爵位和禄秩。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明尊卑爵秩等级,各以差次名田宅。”

  • 贤良文学

    汉朝察举科目之一,也省称“贤良”。此科始于汉文帝,武帝时举贤良注重文学,故称贤良文学。被举者任命官职。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当是之时,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,或至公卿大夫。”察举科目之一。实行于汉代。始于

  • 巡按使

    官名。民国初军民分治,各省设民政长,民国二年改称巡按使,掌全省民政及巡防队、警备队等,并受中央政府的特别委任,监督财政、司法行政等事,民国五年,改称省长。官名。北洋政府於民国三年(公元1914年)五月

  • 外帘官

    见“帘官”。

  • 敕书

    文书名。也称“敕谕”,属“敕”之一种。是皇帝专用的命令文书之一。唐朝有论事敕书。宋朝皇帝赐少卿监、中散大夫、防御史等以下官员,均用敕书。明朝皇帝对臣工有所训示时所用敕书称敕谕。清朝使用范围较广,主要用

  • 哈番

    满语。意为“官”。

  • 大礼官

    北洋政府总统府置,属秘书厅,掌大礼时仪制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