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诸司局人匠总管府

诸司局人匠总管府

官署名。元朝置。设于世祖至元十四年(1277),掌大都、上都金银器及符牌造作十四局工匠。二十四年,止存五局一库,掌毡毯制造等事。秩正三品,隶工部。置达鲁花赤、总管、副达鲁花赤、同知、副总管各一员。所辖五局一库为收支库、大都毡局、大都染局、上都毡局、隆兴毡局、剪毛花毯蜡布局、各置大使与副使掌之。


官署名。元至元十四年(公元1277年)置,秩正三品,管领大都、上都金银器盒及符牌等十四局事。二十四年(公元1287年)以八局改隶工部及金玉府,只领五局一库,专掌制作毡毯等事。设达鲁花赤、总管、副达鲁花赤、同知、副总管、经历、知事、提控案牍各一人,令史四人。下辖收支库,掌出纳之物;大都毡局,管人匠一百二十五户;大都染局,管人匠六千零三户;上都毡局,管人匠九十七户;隆兴毡局,管人匠一百户;剪毛花毯蜡布局,管人匠一百一十八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仵作

    职役名。仵作之名,唐末五代时已出现, 亦作仵作行人。宋人郑克《折狱龟鉴》卷二《释冤下》“府从事发��”条引《玉堂闲话》已提到仵作行人,系指代人验尸送葬为业之人。在宋代,仵作

  • 司匡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匡人置,北周沿置。秋官府蕃部中大夫属官,正三命。下设司匡中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参见“匡人”。

  • 郎中将

    官名,汉置,掌领兵千人,或征伐,或驻守,或以此身分出使。《汉书·西南夷两粤传》:“乃拜(唐)蒙以郎中将,将千人……从巴苻关入……使相如以郎中将往谕,皆如南夷,为置一都尉,十余县。”

  • 大鸿胪少卿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为大鸿胪副贰、协掌典礼司仪、爵位封授削除等事务。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(499)定为四品上。

  • 十九州

    西晋行政区划。晋初承魏旧制有司隶、兖、豫、冀、青、徐、幽、并、雍、凉、荆、扬、益、梁十四州,太始五年(公元269年)析雍、凉、梁三州之七郡置秦州,太始七年(公元271年)析益州置宁州,咸宁二年(公元2

  • 部将

    宋朝军职名。神宗实行将兵法后,每将之下分设部一级编制单位,以部将为统兵官。官名,汉置,军部之下统帅一部的小将,掌奉命领兵作战。《后汉书·邓寇列传》:“执金吾贾复在汝南,部将杀人于颍川,恂捕得系狱。”

  • 路政司郎中

    官名。清末邮传部政司主官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设。二人,正五品,奏补,掌主本司事务。

  • 杓窊印

    辽朝印信。杓窊意为鹰,以鹰鹘作印纽,取疾速之意。有征伐,往往赐将帅用之。

  • 领队

    武官名。见“团营”。

  • 舰政司

    官署名,国民党政府海军部设置, 以司长为主官, 下设修造、机务,材料、电务四科,分理本司事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