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试官

试官

官制用语。①试任其职,尚未正式任命,始于武则天天授二年(691)。《旧唐书·于休烈附敖传》:于敖“自协律郎、大理评事试监察御史。元和六年,真拜监察御史。”②外官带职,仅试假其衔。《陆宣公集》卷一四《又论进瓜果人拟官状》:“今之员外、试官,颇同勋散爵号”,“试官虚名,无损于事。”


1、试用之官。唐武后天授二年,凡举人无不贤不肖尽加录用,设试用官以安置。其后各朝相传。如清代有试用道、试用知府等。

2、主持科举考试的官。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十载应不捷声价益振》;“乾符中,蒋凝应宏辞,为赋止及四韻,遂曳白而去。试官不之信,通请所试,凝以实告。既而比之诸公,凝有得色,试官叹息久之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主酪

    杂任职名。唐置,太仆寺典牧署员额七十四人,太子仆寺厩牧署有三十人,主奶酪之事。

  • 通艺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商部所属四司之一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设,掌管工艺、制造、铁路、行轮、邮电及开矿诸事。置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各二人。三十二年,商部改农工商部,改为工务司,所辖铁路、邮电诸务移交邮传部。官

  • 向导处

    官署名。清朝为皇帝出巡做前导工作之机构。初有其实而无其名。凡皇帝出巡之前,向导官则率所属前往出巡地点,详察路径,通桥梁、平险阻,计途程之远近以奏报。待皇帝出京时作前导。乾隆二十九年(1764)正式设立

  • 管勾西京留司御史台事

    见“三京留司御史台”。

  • 告归

    战国时期官吏告假还乡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商尹告归。”官吏请假回家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高祖为亭长时,常告归之田。”

  • 明略将军

    参见“十明将军”。

  • 左宫正

    参见“太子宫正”。

  • 县政府

    官署名。民国置,为县行政机关,受省政府指挥监督,处理全县行政事务。设县长一人,所属有警察、财政、建设、教育等局。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依照民国十七年(公元1928年)九月国民政府公布的《县组织法》规

  • 前府

    官署名。明朝五军都督府中前军都督府的省称。

  • 船主

    海关海事部灯塔科洋员。见“海事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