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西域长史

西域长史

官名。东汉章帝建初元年 (后76)罢西域都护,军司马班超留于阗,绥集诸国。八年,以超为西域长史,亦称将兵长史,掌管西域事务。和帝永元三年 (后91)复置西域都护,遂为都护属官。永初元年 (107) 悉罢。安帝延光二年 (123) 复置,以班勇为之,将弛刑徒五百人,屯柳中,执行都护职务。后遂为常制,与戊己校尉共主西域事务。十六国前凉亦置。


官名,汉置,又名将兵长史,为西域都护属官之长、都护之副,佐都护护西域诸国。章帝建初八年班超为将兵长史,徐干为军司马。和帝永元三年班超为都护,徐干为长史。安帝延光二年夏,以班勇(班超少子)为西域长史,将兵五百人屯柳中。自此,只置西域长史而不置都护(见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、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)。《后汉书·肃宗孝章帝纪》:“是岁,西域长史班超击斩疏勒王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① 副手,副职。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“孟献子从王以为介而重贿之。”《昭公元年》: “任举为介。”②官名。使臣随从官员。又称“行介”。周朝置。《周礼·秋官·大行人》: “介五人”。《韩非子·八经》:“

  • 学部

    官署名。清末新设的中央机构之一,系管理全国教育之总机构。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设。掌劝学育才,稽颁各学校政令。在此之前,曾设管理官书局大臣、*管学大臣、*学务大臣,管理新建之各学堂。至是,始设专

  • 户曹清吏司员外郎

    官名。明永乐元年 (1403)置。见“户曹清吏司”。

  • 副端

    官名别称。唐宋以知西推、理赃赎、三司受事的侍御史称副端,又以知左、右巡的殿中侍御史称副端。唐代对知西推侍御史的别称。见“知推侍御史”。

  • 县政府秘书

    官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为县政府的佐治人员。依照民国十八年(公元1929年)九月内政部判定的《县政府办事通则》的规定,其办公处为秘书处,掌理机要,总核文件,承办职员进退,典守印信及办理其他不属于各科的事

  • 开府仪同三司

    官名。三国魏始置,为大臣加号,意谓与三司即太尉、司徒、司空礼制、待遇相同,许开设府署,自辟僚属。两晋南北朝因之。北周置为勋官,九命; 武帝建德四年(575),改“开府仪同大将军”。隋置为散官名号,初为

  • 南京诸仓监支纳官

    官名。金置,秩正八品,掌监诸仓出纳之事。

  • 左春坊左庶子

    官名。明清置,属詹事府,用作翰林官迁转之阶。

  • 包衣骁骑副参领

    官名。清朝内务府三旗包衣骁骑营中掌治各旗营务之副长官。额定十五人,每旗各五人,从四品。职同“包衣骁骑参领”。

  • 均输令

    官名。西汉分属大司农及水衡都尉。督领地方均输官,转运调剂郡国贡输之物,以节省运往京师的费用,减少物资损耗,并可从中谋利。东汉省。官名。汉代水衡都尉(掌京畿税收货币)和大司农(掌全国物资货币的管理)都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