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古语,意为“渔人”。指蒙、元宫廷、投下捕鱼人户及掌管渔务官员。
官名。隋高祖开皇二年(582)始置,为宫廷女官,掌宫中礼仪起居,视从九品。炀帝时改从五品,为尚仪局长官,二人。下设司籍、司乐、司宾、司赞四司。唐朝改正五品。宋、金、明悉如唐制。明永乐(1403—142
官名。金置,属三司。掌管三司档案、文卷之事。员额一人,秩正八品。
指封疆大吏。尧时有四岳,分掌四方诸侯;周有方伯,为诸侯之长。后代把四岳方伯简化为岳伯,并用来指封疆大吏。《明诗别裁五·(何景明)陇石行送徐少参》:“熊轼朱幡今岳伯,豸冠白笔旧台臣。”
武官名。南朝宋置,为加官、散官性质的将军,秩八品。
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置,为十二卫将军之一,置二员,从三品,佐大将军总府事。唐初沿置,高祖武德五年(622)改左领军卫将军。
参见“功勋制度”。太平天国勋位名。见“勋位(1)”。
将军名号。新莽置,时有南城将军廉丹,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杂号将军名,凡将军皆掌征伐。王莽曾以廉丹为南城将军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
东宫武官名。见“左右监门率府”。
官名。清置,为銮仪卫的主官。见“銮仪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