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统领

统领

官名。① 南宋置,为各屯驻大军之统兵官。一般各军设二人,位都统制、统制之下,以为偏裨。② 郑成功设。其军队分为五军,下辖陆军七十二镇、水师二十镇。每镇有官兵一千二百人,各设提督、统领,掌一镇之军务。凡有战事,则与提督率队出征。③ 清朝置,为八旗护军营、前锋营及步军巡捕五营之最高长官,称为护军统领、前锋统领、步军统领,分别为正二品、从一品。分掌本营事务。又,清末新式陆军中每一协设统领官一人,为协之长官,从二品。掌全协之军务。详见“护军统领”、“前锋统领”、“步军统领”、“统领官”等。


官名。南宋各军有统领,为统兵官,位在统制下。《宋史·职官七·诸军都统制》:“渡江后,大军又有统制、同统制、副统制、统领、同统领、副统领,其下有正将、准备将、训练官、部将、队将等名。”“清朝前锋营置统领,正二品,由王公大臣兼领,为该营长官,掌其政令。护军营统领也是正二品,掌该营政令。步军营统领初正二品,后升为从一品,由亲信大臣兼任,掌九门管钥,统帅八旗步军五营将弁,以周卫徼循,肃靖京邑,总兵佐之。”见《清史稿·职官四》。清代禁卫军和新军,协(旅)司令称统领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六·禁卫军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升迁官爵禄位。《商君书·境内》: “行间之吏也,故爵公士也,就为上造”。

  • 盐库大使

    官名。清制于直隶、山东、两淮、两浙、广东五盐运司各置库大使一人,秩正八品,掌盐课的收纳,并监理库贮诸事。又盐法道所辖有库大使三人,盐茶道所辖有库大使一人,其品秩、职掌与盐运使所属库大使同。

  • 贰师将军

    将军名号。西汉武帝置。贰师,大宛国城名时。时命李广利发天下谪民西征大宛,故名贰师将军。杂号将军名,西汉武帝置,掌帅军征伐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四年春,贰师将军(李)广利斩大宛王首,获汗血马来。”“夏五

  • 飙勇将军

    见“十飙将军”。

  • 投劾

    官吏自己揭发自己的罪过。《后汉书·周黄徐姜申屠列传》:“‘以仲督为不足问也,不当辟也。辟而不问,是失人也。’遂辞出,投劾而去。”

  • 奏抄

    唐朝门下省上行公文之一,用于支度国用、授六品以下官、断流以下罪及除免官。

  • 祭有司

    周朝称职司祭祀礼仪的官员。《周礼·春官·小宗伯》: “若军将有事,则与祭有司将事于四望。”

  • 三司勾院

    官署名。宋置,或称三司都勾院,属三司。掌审查各地申报三司的钱粮百物出纳帐册簿籍,审察其差误而加以查究。主官为勾院判官,其下有勾覆官。三司分为盐铁、度支、户部使时,勾院亦分设户部勾院、度支勾院、盐铁勾院

  • 官名。武官统称。春秋时晋国上、中、下三军均设尉,主发众使民。战国时,赵国设中尉,掌京师警卫。各国又设国尉、都尉等,秦国曾以国尉为武官之长。县、郡所设掌一县或一郡之兵政。秦始皇统一天下后,中央设太尉等,

  • 县粮食管理局

    县政府的辅佐机关。国民党政府于民国十八年(公元1929年)始置,掌理调节粮食事项。民国二十九年(公元1940年)裁撒,其事权改归民政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