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略
官名。① “经略使”简称。②明置,为朝中派出总制一方军务的重臣,称经略某地或某军务,后渐成官名。始于永乐十年 (1413) 侍讲杨荣经略甘肃。多以尚书、侍郎、都御史等官出任,权力极大。清初曾沿置,中叶后废罢。
官名。唐太宗贞观二年在边州置经略使,其后多以节度使兼领,有副使。宋沿唐制,但不常设;宋仁宗宝元以后,凡沿边镇将皆兼经略,或称经略安抚使,掌一路兵民之事。明朝用兵时则置,位在总督之上;无兵事则免。清初曾设此职,后废。见《文献通考·职官十六》、《续通志·明官制上·经略使》。
官名。① “经略使”简称。②明置,为朝中派出总制一方军务的重臣,称经略某地或某军务,后渐成官名。始于永乐十年 (1413) 侍讲杨荣经略甘肃。多以尚书、侍郎、都御史等官出任,权力极大。清初曾沿置,中叶后废罢。
官名。唐太宗贞观二年在边州置经略使,其后多以节度使兼领,有副使。宋沿唐制,但不常设;宋仁宗宝元以后,凡沿边镇将皆兼经略,或称经略安抚使,掌一路兵民之事。明朝用兵时则置,位在总督之上;无兵事则免。清初曾设此职,后废。见《文献通考·职官十六》、《续通志·明官制上·经略使》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 仿《周礼》司仪置,北周沿置。秋官府宾部中大夫属官,员一人,正三命。下设司仪中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参见“司仪”。
官名。隋朝太府寺掌冶署次官,置四员,从九品上; 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隶少府监。唐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改掌冶方丞置,员二人,正九品上。北宋初存其名,极少除授。
魏晋南北朝时期位居四品的各种名号将军的统称。《晋书·桓宣传》:“(张平)、(樊)雅遣军主簿随 (桓) 宣诣丞相府受节度,(元) 帝皆加四品将军,即其所部,使扜御北方。”将军的品位各朝都有变化,两晋位四
禁军名。后梁置,《五代会要·京城诸军》记后梁开平二年(公元908年)十二月改左右羽林军为左右天威军,与左右天武军、左右英武军合称六军,以勋戚旧臣领之。
官名。罟为网的总名。北周置罟工中士,正二命;罟工下士,正一命。掌织网之事,属冬官府司卉下大夫。
官名。唐为司天台的副长官;金为司天台所设的官,其地位在司天台提点、司天台监之下,详见“司天台”。
官署名。宋置,属鸿胪寺。掌殿宇、斋宫、器用、仪物、陈设、钱币之事。
见“陕西行省”。
官名,元置,属太禧宗禋院,员额二人,掌供应神御殿事。
官署名。清初内府机构之一。太宗时曾设。顺治十一年 (1654) 复设。掌理审拟上三旗之刑狱案件。下设左、右协理各一人佐之。十二年改设尚方院。官署名。尚方在汉代是掌御用刀剑及宫中玩好器物造作的机构。清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