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租庸使

租庸使

使职名。唐玄宗开元十一年(723)始置,以宇元融勾当租庸地税使,天宝二年(743)以陕郡太守韦坚兼知勾当租庸使, 天宝六载(747)杨慎加诸郡租庸使,代宗广德元年(763)考功郎中裴谞出为河东道租庸盐铁使,皆朝廷临时派往各地催办租庸赋税的使臣。永泰元年(765)停。代宗大历五年(770),以刘晏与户部侍郎分领关内、河东、山南、剑南租庸青苗使,征办租庸、青苗税。僖宗又置租庸使,以征敛军用资粮。五代则为中央财政长官,可不通过节度使直接发符征调州县赋税,后唐明宗天成元年(926)废。


官名。唐置,《旧唐书·食货志上》:“掌财赋者,世有人焉。开元已后,权移他官,由是有转运使、租庸使……租庸青苗使。”租庸使,掌租庸钱谷布帛事。唐制,丁男、中男授田一顷,每年交粟二石,叫做租。凡丁,每年无偿服役二十日,若不服役,每日交绢三尺,叫做庸。后德宗实行两税法,即废此官。其后,五代时后梁、后唐也置此官,掌中央财政。见《旧唐书·食货志》、《新唐书·食货志一》、《新五代史·张延郎传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致政

    ① 辞官。《礼记·王制》: “七十而致政”。郑玄注: “致政,还君事。”②归还所掌政权。《周礼·天官·冢宰》郑玄注: “周公居摄而作六典之职,谓之周礼。营邑于土中,七年,致政成王。”

  • 秘书监令

    官名。明洪武中(1368—1398)改秘书监丞而置。掌内府书籍,十三年革。

  • 汉儿行宫副部署

    官名。辽置,见“汉儿行宫都部署院”。

  • 大舟

    官名。“大舟”即“太舟”。详见“太舟”条。

  • 教诲师

    监狱职员名。清末始置于京师习艺所,掌以语言教诫犯人,导化平民。北洋政府沿设于新监狱,承典狱长之命,负责对犯人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工作,并充任监狱的教务所所长,国民党政府监狱沿置。

  • 广亲宅

    宋朝宗室宅第名。仁宗庆历七年(1047)建,供秦康惠王德芳子孙居住,设专官管理。神宗熙宁三年(1070),以其事归宗正寺。

  • 宗正少卿

    官名。北魏、北齐为“大宗正少卿”的省称。隋、唐、五代为宗正寺次官,亦称“宗正寺少卿”,通判本寺事务。隋初置一员,正四品上; 炀帝增为二员,从四品。唐初一员,后增为二员,从四品上。高宗、武则天时曾随本寺

  • 支应局

    官署名。清代后期,各省督、抚可以就地筹款,作特殊开支用,一般设支应局负责这项工作。支应局,为非正式的财政官署。

  • 抚西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 置,与抚东、抚南、抚北将军合称四抚将军。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三班,地位相当于征西将军。

  • 义兵千户所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元末为管理并协调指挥各地地主武装抗击农民起义军,于惠宗至正十年(1350),于广西、湖南、湖北等处分别置义兵千户所,免除地主武装的差役,使其一心对付农民军。以后于江西等地又续有建置,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