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秘书郎

秘书郎

官名。东汉置,马融曾任之,诣东观典校图书。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(213)曹操为魏公后亦置,属秘书令、丞,掌管文书机要,职任重。三国魏文帝黄初(220—226)初,置中书典机要,而以秘书专管艺文图籍。置四员,亦称秘书郎中,掌整理典籍、考核旧文,删省浮秽,隶秘书监,六品。三国蜀亦置,职掌同。晋朝沿置。晋武帝分秘书图籍为甲、乙、丙、丁四部,使四人各掌一部。六品。多任用文学之士。许多文士因欲看秘书如藏书籍而求为此职。南朝宋以后只称秘书郎。自三国魏以来,即多为世族起家之官。《梁书·张缅传》: “宋、齐以来,为甲族起家之官,待次入补,其居职,例数十百日便迁任。”这些世族之弟,有才学者少,当时谚曰: “上车下落则著作,体中何如则秘书。”(《颜氏家训。勉学第八》)南朝陈制,尚书令、仆射子起家为此职。宋六品,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二班,陈七品、秩四百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五品上,二十三年以后称秘书郎中,北齐仍称郎中。隋朝去“中”字,仍置四员,掌四部图书。初定为正七品,炀帝大业三年(607)升为从五品。唐初沿之,从六品上。高宗龙朔二年(662),改称兰台郎,咸亨元年(670)复旧。武后天授(690—692)初,改称麟台郎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旧。分掌四部图书,判校写功程事。玄宗开元二十八年(740),减一员,置三员。北宋前期为寄禄官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置为职事官,员二人,掌集贤院、史馆、昭文馆、秘阁图籍,以甲、乙、丙、丁为部,各分其类。正八品。南宋初不置,高宗绍兴五年(1135)复置,仍员二人。辽、金、元皆为秘书监属官,掌经籍图书,金、元皆员二人,正七品。


1、官名,属秘书省或秘书监,唐代秘书省设秘书郎三人,从六品上,“掌四部图籍,凡课写功程皆判之。”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秘书省》。宋代秘书省有“秘书郎二人,掌集贤院、史馆、昭文馆、秘阁图籍,以甲乙丙丁为部,各分其类。”见《宋史·职官四·秘书省》。南北朝时南朝宋、齐、梁、陈,北朝的北魏及隋皆置秘书郎,见《宋史·百官下·秘书监》、《南齐书·百官志·秘书监》、《魏书·官氏志》、《隋书·百官上、下》。

2、官名,也称“秘书郎中”,以“”任,为“秘书郎”,以“郎中”任,称“秘书郎中”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刘放传》:“魏国既建,与太原孙质俱为秘书郎。”参看“秘书郎中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都提举官

    官名。宋朝南、北外都水丞司属官,员八人,分掌治水之事。

  • 御正下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之。亦作“小御正下大夫”。天官府御正司次官,佐御正中大夫掌本司事务,正四命。周武帝建德二年(573)省中大夫,遂成为长官,宣帝大象元年(579)复置中大夫后,仍为

  • 册命

    帝王祝告天地宗庙,册立后妃,封赏臣子所用的文书。《尚书·周书·顾命》:“太史秉书”,“御王册命”。后用指册立或册封之事。(1)亦作策命,为西周至春秋时周王任命官员的制度。册命之制,在西周以前即已产生,

  • 噶布式显壮尼大

    即“噶布什贤壮达”。

  • 小刑部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刑部中大夫属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右尸逐骨都侯

    匈奴官号,位次骨都候,为领兵武官。见《后汉书·匈奴传》。

  • 五花判事

    唐朝中书省议论军国大事,中书舍人各执所见,分别署名,谓之五花判事; 所署意见由中书侍郎、中书令审覆后,交门下省驳正,然后由尚书省颁下执行。

  • 钞胥

    官吏名。负责誊写抄录,也叫“书手”、“书记”。清朝姚鼐《惜抢轩诗集·孙渊如观察万卷归装图》:“自兴雕板易钞胥,市册虽多乱鲁鱼。”

  • 承嗣大夫

    爵名。又称“嗣大夫”,“守嗣大夫”。春秋时期继承父辈爵位的大夫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承嗣大夫,强易其贿。”

  • 营缮清吏司

    官署名。简称营缮司。明清工部四司之一。掌理营建宫殿、陵寝、城廓、祠庙、仓库、廨宇、营房、府第之事,监管匠人、工役,备办物料,辨材分贮,以待兴工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置,设郎中一人,员外郎三人,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