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宾使
官名。五代始置,为诸司使之一。宋初沿置,属西班诸司使,多不领本职,仅为武臣迁转之阶。真宗咸平元年 (998),定为同六品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改为正七品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2) 重定武臣阶官名,改武义大夫。
官名。唐始置,代宗时以宦官鱼朝恩带鸿胪礼宾使,主管鸿胪寺的礼宾司。宋承唐制置礼宾使,属西班诸司使,通常无职掌,仅为武臣迁转之阶。政和二年(公元1112年)改称武义大夫。辽客省所属有礼宾使司,以礼宾使为主官,掌接待宾客之事。
官名。五代始置,为诸司使之一。宋初沿置,属西班诸司使,多不领本职,仅为武臣迁转之阶。真宗咸平元年 (998),定为同六品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改为正七品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2) 重定武臣阶官名,改武义大夫。
官名。唐始置,代宗时以宦官鱼朝恩带鸿胪礼宾使,主管鸿胪寺的礼宾司。宋承唐制置礼宾使,属西班诸司使,通常无职掌,仅为武臣迁转之阶。政和二年(公元1112年)改称武义大夫。辽客省所属有礼宾使司,以礼宾使为主官,掌接待宾客之事。
官名。东汉桓帝延熹元年(158)初置,秩六百石。官名,汉置,俸六百石,掌鸿德苑。《后汉书·孝桓帝纪》:“延熹元年春三月已酉,初置鸿德苑令。”注:“苑令一人,秩六百石。”
官场用语。即免省试。宋朝举人或太学生解试合格,不经礼部试而直接参加殿试,称免省。神宗元丰二年(1079),令太学上舍生成绩中等以上者免省试。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(1162)后,宗室子弟已获两次文解者,
即“噶布什贤噶喇依昂邦”。
官名。南朝梁、陈置,掌宫廷用马,属太仆卿。
官署名。汉朝有西域都护府,详“西域都护”。唐朝分置于边境地区,有大都护府、上都护府之别,设大都护、副大都护或都护、副都护等官,管辖区境内军政及民族事务。属官有长史、司马、录事及功、仓、户、兵、法诸曹参
① 御史中丞别称。南北朝时称御史台为南台,御史中丞为台中长官,故名。《宋书·江淹传》:“以本官兼御史中丞,时明帝作相,因谓淹曰: “君昔在尚书中,非公事不妄行,在官宽猛能折衷; 今为南司,足以震惊百僚
西夏官署名。西夏语音“姑要啰”。属次等司。
官名。见“织室令”。
官名合称。隋炀帝时胪鸿寺置,分掌东、南、西、北四方诸国及互市等事,各一人。每使者署,典护录事、叙职、叙仪、监府、监置、互市监及副、参军各一人。后量事繁简,临时损益。
观察判官简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