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监丞

监丞

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置五监,国子、将作、少府、长秋四监所置,掌判监事,都水监初置为次官,五年改为掌判监事。唐朝五监沿置,俱掌判监事、军器监初为掌判监事,玄宗开元十六年(728)以后为次官。隋朝行台省食货、武器、农圃、百工四监,同州总监及所统食货、农圃二监,岐州监、诸冶监,盐池总监及所统东西南北四监,陇右牧总监及所统皮毛监、盐州牧监,皆置,掌判监事。唐朝多所因置,诸牧监、司竹监、京都诸宫苑总监、京都诸园苑监、苑四面监、九成宫总监、诸铸钱监、百工、就谷、库谷、斜谷、太阴、伊阳等监皆置, 掌判监事。高祖武德(618—626)行台省、大行台省食货、农圃、武器、百工四监,庆善、石门、温泉汤等监,诸冶监、互市监,置为次官。东宫九牧监初为掌判监事,后改为长官。宋朝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,制后,国子监、少府监、将作监、军器监都水监、俱置,参领监事;元丰改制前司天监亦置。辽朝诸监(秘书监、司天监、国子监、太府监、将作监、都水监)皆置,多为掌判监事。金朝秘书监、国子监、太府监、少府监、军器监、都水监置,掌判监事;宫籍监亦置,隶殿前都点检司。元朝国子监、蒙古国子监、艺文监、典用监、典医监、典牧监、典宝监、甄用监、掌医监、群牧监、太府监、度支监、利用监、中尚监、章佩监、经正监、都水监、秘书监、司天监、回回司天监皆置,或掌判监事,或为属官。明朝秘书监、国子监、司天监、回回司天监、上林苑监、宦官十二监、内史监、内使监、内仓监、南京国子监皆置,或分左、右,多为掌判监事。明初内官诸监亦置,后罢。清朝国子监置。


官名,汉置,为牧监副长官,佐监长掌牧官马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太仆》,参看“监长”条。其后,隋置国子、将作、少府、长秋等监,丞掌监事;都水监初置为次官,后改判监事。隋朝的监丞极多,唐朝大多沿置。宋置国子监、少府监、将作监、军器监等,均置监丞,后世多沿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忠果

    宋朝功臣号。以赐诸班直禁军将校。参见“功臣号”。

  • 如京使

    使职名。唐朝内诸司使之一,以武臣为之,职掌不详。《资治通鉴·唐文宗开成三年(838)》九月胡注:“唐置如京使,以武臣为之,内职也,未知所职何事。”一说为监太仓使,取《诗·小雅·甫四》“如砥如京”之意,

  • 神乐所

    官署名。清朝乐部所属之机构。掌郊庙祠祭奏乐之事。乾隆八年(1743)改神乐观置。设知所为主官,下设提点、协律郎、司乐等官。十九年,改称神乐署。

  • 奉御

    官名。初为宫中侍奉之名目。隋炀帝大业三年 (607)始置为殿内省六局长官,各二人,正五品。唐朝改殿内省为殿中省,各局沿置,正五品下。高宗龙朔二年 (662) 曾改大夫,咸亨元年 (670) 复旧。五代

  • 文华殿舍人

    官名。“直文华殿东房中书舍人”之简称。为明朝值班文华殿,负责奉旨缮写书籍工作的职官,从七品,无定员。参见“直文华殿东房中书舍人”。

  • 西都省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分掌军马之政。设太师。官署名。辽置,属北面军官。以西部省太师为主官,分掌兵马之政。

  • 协律郎

    官名。汉朝有协律都尉,北魏置协律郎,八品。北齐为太常寺属官,员二人,八品上,掌监调律吕音乐。隋朝置二人,隶太常寺。唐因之,正八品上,掌和律吕。宋朝太常寺置一人,从八品,掌乐律及宫架、特架之位、奏乐次序

  • 狗监

    官名。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有狗监杨得意,当为职掌皇帝田猎之犬的官吏。官名,汉置,掌养猎狗。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:“蜀人杨得意为狗监,侍上。”注:“师古曰:主天子田猎犬也。”

  • 盛京兵部侍郎

    官名。清朝盛京兵部长官。额设一人,满缺,秩正二品。总掌部务。

  • 堂评事

    官名。清朝大理寺所属职官。掌办左、右二寺章奏及收在京衙门文书,并办理有关本寺官员升除、理藩院所管蒙古地方刑名和八旗满文文移事务。顺治元年(1644)设,一人,满洲缺。秩正七品。例以在京部院及外省将军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