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爵位。君主颁与臣民的一种封号等级。商周皆置。据《礼记、王制》: “王者之制禄爵,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、凡五等; 诸侯之上大夫卿、下大夫、上士、中士、下士、凡五等。” 战国秦置二十等爵,秦及西汉沿之。西汉除以诸侯王、列侯分封刘氏宗亲及封赏异姓功臣,又有王子侯、外戚恩泽侯等名目。武帝时一度置武功爵以卖官。东汉高爵唯诸侯王、列侯、关内侯,又有县侯、乡侯、亭侯等。东汉末曹操秉政,设名号侯、关中侯、关外侯、五大夫等以赏军功。魏晋南北朝有五等爵 九等爵,多封与贵族、功臣,受封者或开国,或食封。隋朝初年爵封九等: 国王为正一品; 郡王、国公、郡公、县公、从一品; 侯,正二品;伯,正三品; 子,正四品; 男,正五品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,改为王、公、侯三等,余并废。唐朝封爵九等: 王为正一品,食邑万户; 嗣王、郡王,从一品,食邑五千; 国公,从一品,食邑三千; 郡公,正二品,食邑二千;县公,从二品,食邑一千五; 县侯,从三品,食邑千户; 县伯,正四品上,食邑七百; 县子,正五品上,食邑五百; 县男,从五品上,食邑三百。皇兄弟、皇子皆封国,为亲王; 皇太子子,为郡王; 亲王子,承嫡者为嗣王,诸子为郡公; 以恩进者为郡王;袭郡王、嗣王者,封国公。宋朝爵位共十二等,即亲王、嗣王、郡王、国公、郡公、开国公、开国郡公、开国县公、开国侯、开国伯、开国子及开国男。金、元凡八等: 王、郡王、国公、郡公、郡侯、郡伯、县子、县男。自正一品至从五品。金各等食邑、实封有定制。元朝郡公以下仅止于封赠。


君主给臣民的封号等级。商周王实行五等爵,诸侯也实行五等爵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王者之制禄爵,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,凡五等;诸侯之上大夫卿、下大夫、上士、中士、下士,凡五等。”战国时秦置二十等爵,西汉沿置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爵》:“一级曰公士,二上造,三簪袅,四不更,五大夫,六官大夫,七公大夫,八公乘,九五大夫,十左庶长,十一右庶长,十二左更,十三中更,十四右更,十五少上造,十六大上造,十七驷车庶长,十八大庶长,十九关内侯,二十彻侯。”为避武帝讳,改彻侯为通侯,又名列侯。除二十等爵外,西汉又有王侯两级,王有皇子王、异姓王;侯有王子侯、外戚恩泽侯等。武帝时又置武功爵,用来奖赏有功将士,也用来卖爵增加军费收入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请置赏官,名曰武功爵。”注:“臣瓒曰:《茂陵中书》有武功爵,一级曰造士,二级曰闲舆卫,三级曰良士,四级曰元戎士,五级曰官首,六级曰秉铎,七级曰千夫,八级曰乐卿,九级曰执戎,十级曰政戾庶长,十一级曰军卫。”东汉为诸侯王、列侯、关内侯,又有县侯、乡侯、亭侯等。东汉末年曹操置名号侯、关中侯、关外侯、五大夫以赏军功。三国魏置名号侯,另有国王、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、乡侯、亭侯、关内侯等。晋和南北朝时有五等爵和九等爵。隋为九等爵:国王、郡王、国公、郡公、县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;炀帝減为王、公、侯三等。唐朝爵分九等:1、王,正一品,食邑万户;2、嗣王、郡王,从一品,食邑五千户;3、国公,从一品,食邑三千户;4、开国郡公,正二品,食邑二千户;5、开国县公,从二品,食邑一千五百户;6、开国县侯,从三品,食邑千户;7、开国县伯,正四品上,食邑七百户;8、开国县子,正五品上,食邑五百户;9、开国县男,从五品上,食邑三百户。宋朝爵分十二等:亲王、嗣王、郡王、国公、郡公、开国公、开国郡公、开国县公、开国侯、开国伯、开国子、开国男。金、元爵分八等:王、郡王、国公、郡公、郡侯、郡伯、县子、县男。清朝爵分宗室封爵及世爵世职。宗室封爵分十四级:和硕亲王、世子、多罗郡王、长子、多罗贝勒、固山贝子、镇国公、辅国公、不入八分镇国公、不入八分辅国公、镇国将军、辅国将军、奉国将军、奉恩将军。世爵世职分九等: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、轻车都尉、骑都尉、云骑尉、恩骑尉。用以赏功勋。参看《历代职官表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前后省

    宋置内侍省,拱侍殿中,备洒扫之职,简称前省;入内内侍省,所掌尤为亵近,简称后省;合称前后省。

  • 左右虞候府

    东宫警卫机构。隋初置左右虞候府,各置开府一人为主官,职拟金吾将军,掌斥候伺非。长史以下设官如左右卫而无录事参军,减行参军一人。唐初沿置,龙朔二年(公元66 2年)改为左右清道卫,咸亨元年(公元670年

  • 左骑侍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置,详见“骑侍下士”。

  • 山东行枢密院

    官署名。简称山东行院。元世祖至元九年(1272)由山东统军司改置,掌管山东诸军。设行枢密院副使、判官等职。至元十年,改为淮西等路行枢密院。顺帝至正十八年(1358)复置山东行院,掌山东诸军征讨、屯田等

  • 典书令

    官名。西晋王国属官,位在常侍下、侍郎上。东晋改居三军将军下,公侯伯子男诸国俱置。南朝宋、齐沿置。梁王、公、侯国亦置,掌管国相以下公文上奏。依诸国等级不同,自流外六班至流外一班不等。诸侯国可自行选补。十

  • 黄沙治书侍御史

    官名。晋设此官。《晋书·职官志·治书侍御史》:“泰始四年,又置黄沙狱治书侍御史一人,秩与中丞同,掌诏狱及廷尉不当者皆治之。后并河南,遂省黄沙治书侍御史。官名,晋太始四年(公元268年)置,员额一人,品

  • 宣义郎

    ① 官名。隋朝谒者台之职官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设,四十人,正七品,主出使。北宋神宗元丰三年(1080)置,为新寄禄官,从八品,取代旧寄禄官光禄、卫尉寺丞、将作监丞。② 散阶称号。唐高祖武德七年(6

  • 河泊所官

    官名。元始设建康等处三湖河泊所,有提领、大使、副使各一人;安庆等处、池州等处两河泊所各设大使、副使一人。元代河泊所官俱隶江淮等处财赋总管府,安庆一所又属扬州等处财赋提举司。明洪武十五年(公元1382年

  • 典牧司

    官署名。金朝掌畜牧及提供肉类等事的机构。宣宗贞祐年间 (1213—1217) 置。设使、副使、判官理司事,秩正七品、从八品、正九品。

  • 仪比三司

    即仪同三司。指未任三公而享受相当于三公的礼仪待遇。《三国志·吕布传》: “(王)允以布为奋威将军、假节,仪比三司,进封温侯,共秉朝政。”即仪同三司,指非三公官而享受三公的仪制待遇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吕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