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比二千石

比二千石

官秩等级。汉置,三国两晋南北朝因之。次于二千石,银印青绶。西汉凡丞相司直、护军都尉、司隶校尉、西域都护、奉车都尉、驸马都尉、郡都尉等秩皆比二千石。东汉诸中郎将、光禄大夫、侍中、诸校尉也为比二千石。西汉月俸谷百斛,一岁凡得谷百斛,一岁凡得一千二百石,或钱谷兼给。东汉半钱半谷,偶有变动。


官秩等级名,汉置,三国魏晋南北朝皆沿置,俸谷和官位低于二千石。银印青绶。这个级别的官,西汉时有光禄勋、中郎将、骑都尉、驸马都尉、奉车都尉、郡尉等。东汉时有部校尉、中郎将,水衡都尉,中尉,还有城门、屯骑、越骑、射声、步兵、司隶、长水、护羌、护乌桓校尉,及使匈奴中郎将等。凡比二千石的官,月俸谷百斛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西汉末年王莽改比二千石曰中大夫,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渠堰使

    使职名。唐玄宗开元十六年(728) 以宇文融充河南北渠堰使,用《禹贡》九河故道开稻田,换取陆运钱,收其利。五代后周显德五年(958)十一月置关西渠堰使,于雍、耀二州界(今陕甘交界一带)疏泾水(今泾河)

  • 乡法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,北周秋官府刑部中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

  • 阉寺

    阉人和寺人的合称,也指宦官。《后汉书·党锢传序》:“逮桓、灵之间,主荒政缪,国命委于阉寺。”《魏书·刘思逸传》:“思逸身虽在阉寺,而性颇豪率。”

  • 游阙

    春秋时楚国正规军的后备部队。其时楚国以上中下三军为正军,另置二广为亲军,游阙为游兵。正军有败,以二广易之;正军有阙,以游阙补之。参见“二广”。

  • 曷苏馆路都统司

    官署名。金朝置。统领本路军兵。设都统、副都统领司事。太宗天会七年(1129)置于东京曷苏馆。章宗明昌四年(1193)废。

  • 武略郎

    阶官名。北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官名,改内园副使、洛苑副使、如京副使、崇仪副使置,为从七品武阶官,属大使臣。清朝乾隆二十年(1755),改武略将军置,为武职中属绿营者从五品之封赠。三十二年

  • 稽察宝坻等处驻防大臣

    官名。又名两翼稽察大臣。清朝负责稽察驻防八旗官兵之大臣,额定二人,每翼一人,于护军统领、副都统内特简。每三年前往各驻防处巡视一次,阅看官兵骑射,分别奖惩兵丁,且甄别官员优劣具奏。

  • 勋卫

    ①军府名。左、右卫及太子左、右率卫府所领三卫之一,皆为内府,极受亲信,可宿卫内庑。隋朝设左勋卫开府,炀帝大业三年 (607)改名勋侍。唐朝有左右卫勋卫一府、勋卫二府和率府勋卫府。宋徽宗崇宁四年 (11

  • 中外大都督

    官名。东晋置。掌指挥全国军队,地位极高。不常置,非平常人臣之职,东晋仅王导、刘裕曾任此职。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俄而贼退,(王导)解大司马,复转中外大都督,进位太傅,又拜丞相,依汉制罢司徒官以并之。”十

  • 御食监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为后官女职,典御膳烹制。《张安姬墓志》: “年廿,蒙除御食监,厉心自守,莅务有称。”(赵万里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》图版三三之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