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任
官制用语。宋朝观察使、防御使、团练使、刺史,凡不别带其他阶官者称正任,别带其他阶官者称遥郡。正任可享受其待遇,遥郡则否。
(1) 宋初以观察使、防御史、团练使、刺史为武官虚衔, 无实际职掌。凡不带阶官者称为正任,带阶官者称为遥任。正任可以参预朝谒与御宴,遥任则无此待遇。遥任的地位低于正任,其品阶依所带阶官而定。(2) 政和武阶官之制,以太尉(正二品)、节度使(从二品)、节度观察留后(正四品)、观察使(正五品)、防御史(从五品)、团练使(从五品)刺史(从五品)通称正任。
官制用语。宋朝观察使、防御使、团练使、刺史,凡不别带其他阶官者称正任,别带其他阶官者称遥郡。正任可享受其待遇,遥郡则否。
(1) 宋初以观察使、防御史、团练使、刺史为武官虚衔, 无实际职掌。凡不带阶官者称为正任,带阶官者称为遥任。正任可以参预朝谒与御宴,遥任则无此待遇。遥任的地位低于正任,其品阶依所带阶官而定。(2) 政和武阶官之制,以太尉(正二品)、节度使(从二品)、节度观察留后(正四品)、观察使(正五品)、防御史(从五品)、团练使(从五品)刺史(从五品)通称正任。
明代监察御史“代天子巡狩,所按藩服大臣、府州县官诸考察,举劾尤专,大事奏裁,小事立断。”其出使专任纠察,多以职务为使名,但总为十三道监察御史之任。到清朝,以六科(吏户礼兵刑工)给事中与各道御史共同担任
官名。南宋高宗绍兴五年(1135)置,以参知政事兼任,掌提领措置财用,创收总制钱。其官署为总制使司,或称总制司。六年罢。官名。北宋绍兴五年(公元1135年)参知政事孟庾提领措置财用,奏请令州军再增收头
官名。契丹遥辇时期为豪民大族的荣衔。契丹旧例,凡豪民要裹头巾者,纳牛驼十头,马百匹,乃给官名曰舍利,后遂为帐官。御帐官有舍利司,掌皇族军政,各部族亦有舍利司,掌部族子弟之军政。入辽后,舍利实际成为贵族
武官名。见“诸都部署司”。
官名。西汉属水衡都尉,主工艺技巧,有丞。成帝建始二年 (前31)罢。一说即上林三官之一,主刻钱范。官名,汉置,属水衡都尉,由有专门技艺技术的人员担任,掌管工艺技术技巧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水衡都尉》
武阶官名。宋政和中改守阙军将为守阙进义副尉, 秩未入流。
官名,东汉置,为右都候之副,掌佐右都候行施职事。详“右都候”条。
官名。隋初为工部头司长官。尚书省工部置,员二人,正六品上,文帝开皇三年 (583)升从五品,相当于后来的郎中。炀帝大业三年 (607)始于工部尚书下置一人,协掌部事,成为工部次官。唐朝沿置。高祖武德七
官名。又称分巡道。明清道员之一。主掌刑名之事,其再兼某衔者,则更兼管其事。明朝初制,恐守令贪鄙不法,于各布政司所属设试佥事。后罢试佥事,改设按察分司四十一道,以按察司副使,佥事分司之。渐增至六十九道,
① 汉朝对中郎、侍郎、郎中等的统称。亦称“郎吏”。参见“郎”。②南北朝对尚书郎中、侍郎的统称。隋、唐以来泛称尚书都省左、右司及六部诸司郎中,员外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