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柔远清吏司

柔远清吏司

官署名。简称柔远司。清朝理藩院所属六司之一。掌理外札萨克各部、旗王、公等及各地喇嘛之俸禄、朝贡、随围、赏赐、燕飨等项事务。顺治十八年 (1661) 置。康熙三十八年 (1699) 分为前、后二司; 乾隆二十二年(1757)改前司为柔远司。二十六年 (1761) 并旗籍、柔远为一司,翌年仍分为二司,遂为定制。以郎中宗室一人为主官,下设员外郎、主事、笔帖式、经承等佐理司务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改隶理藩部。


官署名。清置,属理藩院。顺治十八年(公元1661年)置,康熙三十八年(公元1699年)分为前后二司,乾隆二十二年(公元1757年)改柔远后司为旗籍司,前司仍为柔远司。柔远是“怀柔远人”的意思。本司掌外蒙古、青海蒙古、西套和新疆金山、天山之间各部札萨克及喇嘛俸禄、朝贡、赏赐之事。设郎中宗室一人;员外郎满二人,蒙古五人;主事蒙古一人;笔帖式满二人,蒙古九人;经承一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因名讳而限制任官

    官员任用限制之一。唐代重视避讳,《唐律·职制》中规定,凡是官署名称有犯父、祖名者不得去该官署任职,否则为犯讳,得处徒刑一年。

  • 右罴卫将军

    官名。渤海国十卫之一右罴卫次官,置一人。

  • 同出身

    官制用语。进士科举人殿试进入一定等次(宋朝第四等、第五等或第三、四、五等),赐同出身,下出身一等。有同三传出身、同进士出身、同学究出身等名目。诸科举人及太学上舍生考试合格,可赐本科及上舍同出身。科举同

  • 方相氏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主司殴驱疫鬼。由武士充任。《周礼·夏官》: “方相氏,狂夫四人”,“掌蒙熊皮,黄金四目,玄衣朱裳,执戈扬盾,帅百隶而时难,以索室驱疫。大丧,先柩。及墓、入圹,以戈

  • 中宫永巷令丞

    官名。《三辅黄图》:“永巷,永,长也,宫中之长巷,幽闭宫女之有罪者。”汉初少府与詹事所属均有永巷令及丞。少府所属的永巷令、丞武帝时更名为掖庭令、丞。詹事所属的永巷令秩六百石,副职有丞,掌宫婢侍使。令、

  • 都统军司

    官署名。辽代北大王院、南大王院皆置都统军司,分别掌管北院和南院从属各军之政令;其长官为都统军使、副统军使。在“北面边防官”中,有些路也设此司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一、百官志二》。

  • 参书

    官名。元奎章阁学士院置,员额二人,参掌文词、翰墨等事。

  • 治礼郎

    官名。汉朝隶大鸿胪属官大行令,掌朝会时赞礼仪。东汉员四十七人。魏、晋沿置。东晋、南朝大鸿胪常省,其官亦省置无常。北魏仍置,为冗散之官,有俸无常职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六品下,二十三年改从九

  • 平军国事

    指参与评决军政大事。《三国志·濮阳兴传》: 孙休“征兴为太常、卫将军,平军国事。”

  • 东京宰相府右相

    官名。辽朝设,为东京宰相府官员,次于左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