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朝内杂职官

朝内杂职官

官类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指朝内正职官以外的各种朝内官员。又可分为两类:一类为天王府与各朝内正职官府内的属官,其中事务性的属官,称为各种典官,在天王府供职的专称朝内典官;另一类为天朝典官,掌理整个政府事务,其官署称为衙。其实,朝内正职官中如侯、丞相、检点、指挥、将军等除统军出外作战者外,在朝内时也是办理一般事务的,而杂职官中如东王府的六部尚书,却是总理政务的,所以事实上并无正职杂职可分。杂职官在前期最高官阶为职同指挥,后期杂职官中,天朝总典印以天福爵充任,比以前已提高数级。朝内杂职官亦各有属官,《贼情汇纂》卷三《伪官表后补遣·伪同职官所属伪官名目》中有如下概括说明:“凡伪王、侯、丞相、检点、指挥有六部尚书、六部书、六部掌书诸名色,其六部尚书所属,又各署六部掌书;六部书、六部掌书又各有掌书、书理。惟伪东殿各尚书之掌书颁给印信,其余掌书。书理,六曹执事若吏胥而已”; “凡一切同职官均有书理,但概称书使,视长官同何职,属官亦同属何职,如军中各典官职同监军,其书使亦同监军书理所同之职”; “凡一切伪同职官均有尉、伺,但概改为差,如东殿尚书、东殿承宣职同检点,其尉、伺则称东殿吏部一尚书检差、东殿左一承宣检差之类。递而下之则有指差至旅差诸名色”; “伪同职官历、传、各典官——历、传、各典官至指挥以下(按:应为将军以下,因为不包括指挥),则无有同职官,亦惟职同检点、指挥者有之,如东殿一尚书检历、北殿右二承宣指传之类”; “以上同职官所属伪官人数,亦视正职官置几人亦置几人。”如果上述记载可信,则这一级属官总数当极为庞大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举主

    官制用语。即宋朝选人磨勘改官、官员除授差遣及举人应试时的推荐和保证人。依法举主须有一定员数和一定官职。被举者日后违犯名教或犯贪赃罪,则以不如举状连坐举主。宋制,凡选人磨勘出官,官员接受差遣和举人应试时

  • 左右宫伯中大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有宫正上士二人,中士四人,下士八人;宫伯中士二人,下士四人。宫正掌管王宫的戒令、纠禁;宫伯掌王宫的士庶子。北周综此二职,于天官府置左右宫伯中大夫,正五命。其职掌据《隋书·礼仪志》

  • 神乐署

    清朝乐部所属之机构。掌管郊庙祠祭奏乐事务。乾隆十九年(1754)改神乐所置,设署正,署丞为长官。下设协律郎五人,司乐二十五人,乐生一百八十人,舞生三百人。宣统三年(1911)并入典礼院。官署名。清置,

  • 党正旅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,每党置一人,掌本党事务,非经申牒许可,不得辄离本部,正一命。

  • 绰尔齐衙门

    见“绰尔齐巴”。

  • 媒氏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理民众婚姻事务。《周礼·地官》: “媒氏,下士二人,史二人,徒十人”,“掌万民之判,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。令男三十而娶,女二十而嫁”。官名。周设此官,

  • 散骑常侍祭酒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,以久任散骑常侍者担任。南朝梁亦置,以散骑常侍功高者担任,与散骑侍郎高功者对掌集书省禁令,纠察非违。官名,三国魏置,以久任散骑常侍的担任,与散骑侍郎共掌禁令纠察等事。

  • 尚食监

    官名。汉朝诸侯王国或置。三国魏置,七品。北齐置为门下省尚食局属官,员四人,佐尚食典御、丞等负责皇帝饮食。官名,也称食监。汉置,与太官令互有职守。汉诸侯王国也置,掌供膳食。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食监奏未释

  • 太和山提点

    道官。明朝置,一人,掌太和山(即今湖北、陕西两省边境的武当山)道教事务,由道士担任。

  • 牛羊使

    官名。宋初置,属东班诸司使,多不领本职,仅为迁转之阶。真宗咸平元年 (998) ,定为同六品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,改为正七品。徽宗政和二年 (1112) 重定武臣阶官名,废。官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