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明经科

明经科

科举常科科目之一。汉代至南北朝明经为察举的科目之一。隋亦以明经举士,如韦云起开皇中举明经,授符玺直长,孔颖达大业初举明经,授河内郡博士。唐以明经为科举的常科,明经科中又析为五经、三经、学究一经、三礼、三传等。唐代把《礼记》、《春秋左传》作为大经,《诗经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作为中经,《易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春秋公羊传》、《春秋谷梁传》作为小经,而《孝经》与《论语》则是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均须熟习。凡通三经以上者为明经,其要求低于秀才而高于进士。明经考试,先帖经然后口试(经问大义十条),答时务策三道,分为甲乙丙丁四等录取。但自武德以后明经惟有丁第。宋于嘉祐三年(公元1058年)设明经科(内分九经、五经、三礼、三传、开宝通礼等科),考试时在大经、中经、小经中每经考墨义、大义并贴小经,考时务策。殿试考大义,贴大经、中经和小经。出身与进士科相同。宋沿唐代风尚,崇尚文学,把帖经、墨义看作是记诵之学,故明经科很不受重视。熙宁四年(公元1071年)罢废。金元明清诸代,惟以经义作为考试进士的一个内容, 而无明经之科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懿安家令丞

    官名。金贞祐三年(公元1215年)设懿安家令丞,属宣徽院。掌庄献太子家事。

  • 同文寺

    官署名。即鸿胪寺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鸿胪寺。官署名。唐龙朔二年(公元622年)改鸿胪寺为同文寺,以同文寺正卿与同文寺大夫为正副长官。咸亨元年(公元670年)复旧。参见“

  • 大内惕隐

    官名。辽朝大内惕隐司长官。官名。大内惕隐,也称“大惕隐”。辽代设此官,掌管皇族四帐政教。大内惕隐为大内惕隐司长官,另有知大内惕隐事、大内惕隐都监等官。参看《辽史·百官志一·北面皇族帐官》。

  • 常参

    唐朝皇帝每日御殿见群臣,称常参,后泛称定时入朝为常参。宋朝常朝日,参见皇帝、问候起居,称常参起居,省称常参。

  • 传骑

    官名。骑马传递讯息的小吏。春秋时齐国置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 “齐景公游少海,传骑从中来谒曰: ‘婴疾甚,且死,恐公后之。’景公遽起,传骑又至。”

  • 甸戎

    官名。西周散国置。掌藉田之官。《散氏盘铭》:“矢舍散田”,“散人小子眉,田(甸)戎微父”。

  • 弓马从事

    官名。晋朝州刺史属官。置于边远、险要或临近少数族诸州,设员五十余人。州分职吏名。晋代于边区或有山险滨近寇贼羌夷之州设置,见《晋书·职官志》,掌骑射之事。

  • 奏事太监

    官名。亦称“内奏事太监”,清朝内奏事处中任职之太监。共四人,专司传宣谕旨,行引召对人员,承接题奏事件。

  • 司约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掌朝下大夫司约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长流正佐

    “长流参军”代称,意即长流曹长官。见《宋书·颜师伯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