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注
官场用语。宋朝官员注授差遣过程中,因避亲或违反铨选条法,允许或必须退回原注窠阙,另射他阙,称改注。
宋代官员注授差遣的方法之一一。官员原已注授某一差遣,因避亲嫌或违反铨选条法,均须退回原任,另行指射其他窠阙,称为改注。
官场用语。宋朝官员注授差遣过程中,因避亲或违反铨选条法,允许或必须退回原注窠阙,另射他阙,称改注。
宋代官员注授差遣的方法之一一。官员原已注授某一差遣,因避亲嫌或违反铨选条法,均须退回原任,另行指射其他窠阙,称为改注。
官名。秦置。《汉书·货殖传》: “宣曲任氏,其先为督道仓吏。”官名,秦置,掌诸道仓谷转运。《汉书·货殖传》:“宣曲任氏,其先为督道仓吏。”注:“孟康曰:若今吏督租谷使上道输在所也。师古曰:于京师四方诸
官名。掌川泽禁令。《周礼·地官》: “每大川下士有二人,史四人,胥十有二人,徒百有二十人;中川下士六人,史二人,胥六人,徒六十人; 小川下士二人,史一人,徒二十人”。“掌巡川泽之禁令而平其守。以时舍其
郡分职吏名。东晋置,掌郡所属武装。建宁郡所属有都督二人,见《八琼室金石补正》九《建宁太守爨宝子碑》。
官名。春秋时齐国置。①基层行政官吏,五家之长。《管子·小匡》: “制五家为轨,轨有长; 十轨为里,里有司。”②军队下级官吏。《国语·齐语》:“五家为轨,故五人为伍,轨长帅之。”官名。春秋时齐国乡遂组织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郁人置,北周沿置。春官府典祀中大夫属官,下设掌郁下士以佐其职。正二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参见“郁人”。
满语官名。武职。汉译为“护军章京”。
隋炀帝时府兵十二卫中的两卫。本名左右卫府,大业三年(公元607年)改置, 掌宫掖禁御,督摄仗卫,所领府兵称骁骑卫士。设大将军(正三品)一人,将军(从三品)一人,武贲郎将(正四品)四人,武牙郎将(从四品
官名。司徒府左西曹属官。参见“司徒左西属”
官名。南宋高宗建炎元年(1127)置,为御营使司统兵官。四年,随御营使司罢。
宋朝县役职名。以乡书手改置,掌书写乡村赋税帐册。公人名。宋县役之一,本为乡书手,隶于里正,掌催收赋税,参与推排户等,编造五等丁产簿,天圣以后以第三、第四等户充任。后升为县役,称为乡司,职掌仍旧而地位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