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度使
官名。唐朝天下边军皆置,以计度军资粮仗。睿宗景云元年 (710) 置河西节度、支度、营田等使,领凉、甘、肃、伊、瓜、沙、西七州,治凉州。节度不兼支度者,以支度自为一司,有遣运判官、巡官各一人; 其兼支度者,则节度使自领支度事,有副使、判官各一人。
官名。唐置,多由节度使兼任,凡边军,则有支度使,掌计军资粮仗之用。其属有遣运判官、巡官。支度使,也简称“支度”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下·节度使》。
官名。唐朝天下边军皆置,以计度军资粮仗。睿宗景云元年 (710) 置河西节度、支度、营田等使,领凉、甘、肃、伊、瓜、沙、西七州,治凉州。节度不兼支度者,以支度自为一司,有遣运判官、巡官各一人; 其兼支度者,则节度使自领支度事,有副使、判官各一人。
官名。唐置,多由节度使兼任,凡边军,则有支度使,掌计军资粮仗之用。其属有遣运判官、巡官。支度使,也简称“支度”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下·节度使》。
官名。西晋置,如开府,则为位从公,假金章紫绶,一品; 如不开府非持节都督者,二品,禄赐与“特进”同。十六国后赵沿置。十六国时沮渠蒙逊等曾推段业为使持节、大都督、龙骧大将军、凉川牧、建康公,建立北凉。
官名。唐德宗贞元十一年(795)置,从四品下,武散官,授归唐少数民族政权将领。武散官名。唐置,专授给少数民族首领,秩从四品下。
即“护乌桓校尉”。官名,也简称乌丸校尉。护乌丸校尉即护乌桓校尉,在《汉书》、《后汉书》中称“乌桓”,在《三国志》中则称“乌丸”。《后汉书·顺帝纪》:“护乌桓校尉耿晔遣兵击鲜卑,破之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
官名。汉朝缘边郡县守塞武官。官名,汉置,为边郡守塞武官,掌把守要塞。
官名。唐初秦王、齐王府左一护军府次官,各置二员,从四品下。
官文书名。又称殿札。即宋朝臣僚上殿奏对时所上文字。凡知州以上朝官朝见皇帝或向皇帝告辞,皆用此。
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。设于仁宗延祐六年 (1319) 七月,秩正三品。军士来自者连怯耶儿(黄羊川,今内蒙古敖汉旗东)万户府、迤东万户府、女直万户府及右翼屯田万户府。隶东宫詹事院下。置卫率使二员,副使二
官名。清末弼德院属官。宣统三年(1911)设。专任六人,兼任四人,请简。掌佐顾问大臣办理本院审查纂拟事件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九品上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载。杂号将军名,东汉末三国初置,掌征伐。南朝宋、北魏、隋初皆置,但品位比以前低,为九品。
官名。金置,为近侍局的主官。见“近侍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