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掣签

掣签

明清吏部铨选制度。亦称抽签,乃选授官员方法之一。明朝选官初用拈阄之法。万历二十九年(1601)倪斯蕙创议掣签法,由候选者自行抽签,以定选授先后。吏部尚书孙丕扬奏准实行。清朝沿用此法,凡月选官员均抽签定选缺,称为掣差。京官郎中以下每月三十日截限,初五日到部掣签; 十二月、正月封印前后所出之缺,二月初五日掣签,仍按双、单月升选。掣签后,咨取本衙门堂官考语,或有无钱粮拖欠,复齐后引见。外官掣签后,由该管官出具考语,赴部补行引见。


明清铨选方法之一。《明史·孙丕扬传》说:“万历时丕扬为吏部尚书,患中贵请谒, 乃创为掣签选人之法,大选急选,悉听其人自掣,一时盛称无私,然铨政自是一大变矣。”请代沿用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公车司马丞

    官名。西汉属卫尉,为公车司马令副职。员一人,东汉秩三百石。掌知非法。官名,卫尉属官,为令之副,主选晓讳,掌知非法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二·卫尉》。

  • 客省局副使

    官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。客省局副长官。详“客省局”。

  • 北京行部尚书

    官名。即“行部尚书”。

  • 讲《易》祭酒

    学官名,西汉末年王莽置,位上卿,掌讲授《易经》,长安国由曾任此职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。参看“讲书祭酒”条。

  • 检典舆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检点的属官,员额一人,官阶为职同军帅。参见“典舆”。

  • 太庙署令丞

    官名。北齐太常寺所属有太庙署,置令及丞。掌郊庙社稷等事,并领郊祀、崇虚二局丞。隋唐金元太常寺均置太庙署,以太庙令为长官,惟宋不置太庙署,以太庙令属宗正寺,以入内内侍充任,掌宗庙荐新、七祀及功臣从享之礼

  • 右都押衙

    官名。唐末盐铁、户部、度支三司所置属官。五代后唐长兴四年(933)以盐铁转运使额职极多,三司使奏罢之。

  • 珍馐署署令

    官名。明初光禄寺所属机构珍馐署之长官。额设一人,掌署事。后改称珍馐署署正。

  • 提举茶马司

    见“都大提举茶马司”。

  • 大阍

    官名。又称“阍”或“阍人”。春秋置。典守城门。 多以受刖刑者充任。 《左传·庄公十九年》“(鬻拳)遂自刖也、楚人以为大阍,谓之大伯。”官名。春秋时楚国设置,为守城门之官。《左传·庄公十九年》记鬻拳自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