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户部榷关

户部榷关

官署名。又称户部分司。明、清户部所属之税关。明宣德四年(1429)置,于河西务、临清、淮安、扬州、九江、浒墅、北新等处设关收钞,或征船料,或征货税,称为钞关。户部派遣本部司官管关,钞关所征税钞直解户部,一切经贵州司奏理。清顺治元年 (1644)沿置,至乾隆二十六年 (1761)达二十四处。诸关有设监督管理者,如崇文门关,淮安关、张家口关; 有交专差兼管者,如西新关、浒墅关、北新关分别由江南三织造兼管; 有由督抚兼管者,分委道府监理,如太平关、扬州关、芜湖关。分设大关、分口、分巡口等口岸,由笔帖式、委员、家人、书吏、巡拦、哨丁等吏役稽查榷征。纳课依部颁船料则例与货税则例抽取百货税银。雍正三年 (1725) 征纳通关税达一百三十五万两,乾隆三十一年 (1766) 达五百万两,成为清代财政的第三大支柱。咸丰 (1851—1861) 以后税额锐减,光绪二十七年 (1901) 又有二十余处划为五十里常关,归海关税务司征税,课额更弱。三十二年改隶度支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某官南面副都部署

    官名。辽置,见“十二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”。

  • 司乐

    官名。①掌乐之官。西魏始置于春官府。北周沿置。武帝保定四年(564)改为“乐部”。参见“司乐中大夫”。明朝置,为太常寺之属官,额定二十人,从九品,掌祭祀、宴飨之舞乐”。多由乐舞生、乐户充任。清沿明制,

  • 麻都不

    契丹官名。原为县官之佐,太宗会同元年(938),改称县令。

  • 道侔伊吕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代设置,属吏治类科目。先天元年(公元712年)诏举,张九龄及第。

  • 常侍曹

    官署名。西汉成帝初置尚书四人,分四曹,其一为常侍曹。东汉因之。为尚书六曹之一,主公卿事,设尚书主之,有左、右丞各一人,侍郎六人,令史三人。官署名。汉朝尚书分曹办事,常侍曹为其中之一。掌管丞相、御史、公

  • 五城御史衙门

    官署名。明清稽察京师地方之机构。明正统十三年(1448)置,分设中、东、西、南、北五城巡城御史。掌提调锦衣卫、五城兵马司维持地方治安之事。清顺治(1644—1661)中沿置,中、东、西、南、北五城分置

  • 都镇抚

    官名。元及明初掌军事司法的职官。见“都镇抚司”。

  • 理藩部尚书

    官名。清末理藩部长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一人,从一品,以满人充,特简。综领本部事务,监督所属各官。宣统三年(1911)改为大臣。官名。清末置,为理藩部的长官。见“理藩部”。

  • 次对

    官制用语。唐宋时宰相于宣政殿奏对退班后,待制官、御史台左右巡官等皆得引对,以其次于宰相之后而得对奏于皇帝,故谓次对。

  • 吏部四选

    宋朝吏部尚书左、右选与侍郎左、右选总称。北宋前期,以审官东院、审官西院、流内铨、三班院分治选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铨注之事皆归吏部,改审官东院为尚书左选,流内铨为侍郎左选,主管文选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