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总税务司

总税务司

官名。清后期主管全国海关税务行政的最高官员。咸丰九年(1859)设,为总税务司署长官。由英人把持。掌各海关征收税课之事。同治三年(1864),自上海迁北京办公,职权不断扩大。


官名。为总税务司署的长官,清咸丰十年(公元1861年)始置,其副职为副总税务司,员额各一人,均以洋员充任。总税务司总掌全国海关关税、行政及人事之权,名义上隶属于总理衙门及外务部,但只不过是听其报告而已,并不能过问其内部事务。副总税务司于宣统二年(公元1910年)撤销。辛亥革命后总税务司一职仍由洋员充任。自设立总税务司以后九十年间,此职始终为帝国主义分子所把持,垄断了中国海关税务权。特别是北洋政府时期,各省停解京饷协饷,几乎只靠海关为惟一财源,而借款赔款亦往往指海关为抵押。总税务司的权势几乎凌驾于政府之上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中郎

    “南中郎将”的省称。即“南中郎将”的简称。详“南中郎将”条。

  • 匦院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为南面官,属门下省,掌理冤狱,受纳诉状。官署名。掌议得失、申冤陈屈、揭发秘谋等。唐武后垂拱二年,鱼保宗上书请置匦以受四方之书,于是铸铜匦四个,涂上方色,列于朝堂:青匦叫“延恩”,在东,告

  • 六品武土官

    武职土官名。清制,贵州省置二人:贵阳府、思南府各一人。

  • 四府掾属

    东汉大将军府掾属、太尉府掾属、司徒府掾属、司空府掾属统称。四府掾属即四府官吏,正的称掾,副职称属。四府指大将军府、太尉府、司徒府、司空府。《后汉书·孝质帝纪》:“又千石、六百石、四府掾属、三署郎、四姓

  • 衙内

    1、禁卫官。唐置,《新唐书·仪卫志上》:“凡朝会之仗,三卫番上,分为五仗,号衙内五卫。”2、唐末宋初,藩镇以亲子弟领衙内之职。后来,俗称贵家子弟为“衙内”,见《宋史·陈洪进传》、清人俞樾《茶香室四钞·

  • 东北路都统所

    即“东北面行军都统所”。

  • 编纂

    官名。南京临时政府公报局置编纂员二人,掌编纂公报。北洋政府成立,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于财政部与司法部设置编纂,为特别部员。员额前者八人,后者四人;次年均取消。又蒙藏院、国史编纂处

  • 主计部

    官署名。民国三十七年(公元1948年)五月十三日,国民党政府重新修正公布《行政院组织法》,把原属国民政府的主计处,改为行政院的主计部,次年三月行政院缩小组织,复改为主计处,仍为行政院的组成机构。参见“

  • 指典袍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指挥的属官,员额一人,官阶为职同军帅。参见“典袍”。

  • 请给案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户部置,分属金部,掌审覆、供给时赐、俸给,由金部郎官领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