庙署
官署名。隋朝太常寺置太庙署,有令一员、丞一员; 炀帝大业三年(607)又置阴室丞,守视阴室。唐朝太常寺置有三皇五帝以前帝王庙、三皇五帝庙、周文王庙、周武王庙、武成王庙,宗正寺置诸太子庙,所在地方置五岳、四渎庙,均有令一员,帝王、太子庙又有丞,掌开阖、洒扫、释奠。
官署名。隋朝太常寺置太庙署,有令一员、丞一员; 炀帝大业三年(607)又置阴室丞,守视阴室。唐朝太常寺置有三皇五帝以前帝王庙、三皇五帝庙、周文王庙、周武王庙、武成王庙,宗正寺置诸太子庙,所在地方置五岳、四渎庙,均有令一员,帝王、太子庙又有丞,掌开阖、洒扫、释奠。
官名。三国吴置。统无难士,负责侍卫帝王,亦用于征战。分置左、右部,各以无难左、右部督领之。地位颇重要,孙虑曾以右将军为之。官名,三国时吴置,掌护卫皇帝,领无难士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和传》:“权欲废和立
官名。春秋时楚国置。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:“楚子闻之,使杨豚尹宜告子庚”。
官名。清朝驻防八旗之基层军官。位在佐领之下,骁骑校之上。正五品。凡驻防之处丁少而不足治以佐领者,皆置防御治之,或专设,或与佐领兼设,视驻地营丁多寡而异。掌所辖驻防户籍,以时颁其教戒。官名。清朝驻防旗兵
即“昔宝赤”。
官名。北魏置,协掌尚书省主客曹事务,隶主客尚书。《魏书·李安世传》: “拜中散”,“累迁主客令”,“迁主客给事中”。官名。见“典客监”。
军中杂职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每旅帅二人,官阶为职同卒长,为旅帅处理文书事务。
官名。又名盐法道。明不常置,清代在不设盐使的各省置盐法道,掌管盐政,或以守巡各道兼理。见《明史·职官四·其外又有协堂道》、《清史稿·职官三·初差御史》。
官名。金置,属三司。员额一人,秩正四品,辅助三司使、三司副使管理三司事务。
宫廷给使名。辽置,属御盏局。见“著帐局”。
渤海国十卫之一,相当于唐朝的十六卫,置大将军一人、将军一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