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官制用语。南北朝时期,一些中央官员兼任地方郡守、县令,但不理事,主要是为取得其禄秩,称带,也是皇帝的一种恩赐。《魏书·裴延俊传》:“时高祖以(裴)聿与中书侍郎崔亮并清贫,欲以千禄优之,乃以亮带野王县,聿带温县,时人荣之。”南朝梁自侯景乱后,京官文武多遥带一郡、县官而取其禄秩。唐朝九品以上职事官,皆带散位,谓之本品。高祖时,职事官高于散位者,不带散位;太宗时,无论职事官高于或卑于散位者,仍各带散位。


官员任用类别之一。性质似兼而非兼,盛行于南北朝时期。当时不论文武、内外诸官以至公府僚佐与地方长吏,均可互相带领。如南齐吕文度于世祖时以员外郎带南濮阳太守,梁吕僧珍于太祖时为豫州刺史时任典签, 带蒙令。北魏游肇、张谠、卢同、或以公府掾属或以将军幕府、均带郡官。至北齐时,带领之风渐收敛,其时官员多充任一个官职,带领二官者甚少,惟太昌时邢邵迁太常卿、中书监,摄国子祭酒,一人居三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少君

    同“小君”。春秋时期臣子自称本国君侯夫人。《左传·定公十四年》: “从我而朝少君。”孔颖达疏:“少君,犹小君也。君为大君,君夫人为小君。”1、幼主。《左传·哀公六年》:“少君不可以访,是以求长君。”2

  • 磨勘幕职州县官院

    见“磨勘院”。

  • 礼部尚书

    官名。 北魏始置, 为礼部之长官, 王䛯曾任此职,然其制不详。西魏初为尚书省十二部尚书之一。隋朝设一人,正三品,属尚书省,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礼部的最高行政长官,掌礼仪、祭祀、宴享及学

  • 护羌长史

    官名,西汉始置,属护羌校尉,为诸吏之长,俸六百石,为事务长官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,参看“护羌校尉”条。

  • 端尹

    官名,即太子詹事,唐高宗龙朔二年 (662)改,咸亨元年 (670)复名詹事。参见“詹事”。官名。唐有此官,为太子官属之长,统东宫事。秦始置詹事,掌皇后和太子家事,东汉废,魏晋复置,历代相沿。唐初也置

  • 三公曹尚书

    官名。西汉成帝初置,属尚书令,主断狱事。东汉沿置。据《晋书·职官志》,汉光武帝刘秀以三公曹主岁尽考课诸州事。然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未载此官。官名,也简称三公尚书。汉置,俸六百石,掌

  • 高等法院院长

    官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为高等法院的主官。见“高等法院”。

  • 京师地方审判厅厅丞

    官名。清末置,为京师地方审判厅主官,见“京师地方审判厅”。

  • 宫掖门司马

    官名。东汉宫掖门各置司马一人,属卫尉,秩比千石。据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所载,有南宫南屯司马,主平城门;北宫门苍龙司马,主东门;玄武司马,主玄武门;北屯司马,主北门;北宫朱雀司马,主南掖门;东明司马,主东

  • 中军司马

    官名。又称“元司马”。春秋时晋国置。晋国军制上、中、下三军皆设司马。中军司马隶属于中军尉,掌执军法。大夫爵。《左传·襄公三年》:“晋侯之弟扬干乱行于曲梁,魏绛戮其仆。”杨伯峻注:“其仆,为扬干驾车者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