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官制用语。南北朝时期,一些中央官员兼任地方郡守、县令,但不理事,主要是为取得其禄秩,称带,也是皇帝的一种恩赐。《魏书·裴延俊传》:“时高祖以(裴)聿与中书侍郎崔亮并清贫,欲以千禄优之,乃以亮带野王县,聿带温县,时人荣之。”南朝梁自侯景乱后,京官文武多遥带一郡、县官而取其禄秩。唐朝九品以上职事官,皆带散位,谓之本品。高祖时,职事官高于散位者,不带散位;太宗时,无论职事官高于或卑于散位者,仍各带散位。


官员任用类别之一。性质似兼而非兼,盛行于南北朝时期。当时不论文武、内外诸官以至公府僚佐与地方长吏,均可互相带领。如南齐吕文度于世祖时以员外郎带南濮阳太守,梁吕僧珍于太祖时为豫州刺史时任典签, 带蒙令。北魏游肇、张谠、卢同、或以公府掾属或以将军幕府、均带郡官。至北齐时,带领之风渐收敛,其时官员多充任一个官职,带领二官者甚少,惟太昌时邢邵迁太常卿、中书监,摄国子祭酒,一人居三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海军监狱

    监狱名。北洋政府置,依照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十一月二十四日公布的《海军军港监狱条例》的规定,设于各军港,主官为监狱长,员额一人,由少校、上尉相当文官充任,直属军港司令。国民党政府沿置,参见“军人

  • 左中护

    官名。即太子左庶子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太子左庶子。官名。唐龙朔二年(公元662年)改左庶子为左中护,为左春坊的主官,咸亨元年(公元670年)复旧。

  • 县市史

    县市令的属员。见“县市令”。

  • 明信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四班,拟伏波将军等号,大通三年(529)定制后,班阶略提高,改拟光烈将军等号。

  • 出使奥国大臣

    官名。清朝光绪七年(1881)设。出使德国大臣兼。正二品。十三年,改驻俄大臣兼。二十八年,始专设出使奥国(奥地利)大臣。辖二等参赞、二等通译、一等书记、二等书记各一人。

  • 崇玄丞

    官名。唐朝宗正寺崇玄署次官,置一员,正九品下。北宋初存其名,极少除授。

  • 内收掌

    见“收掌”① 。

  • 右讲经

    官名。明清僧录司之官员。分掌天下释教之事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设,一人,正八品。清康熙十三年 (1674) 定设一人,亦为正八品。依例升迁左讲经,缺出由左觉义升补。

  • 专知

    宋朝仓库场务之主管人员。常以手分等吏人或衙前充当,位在监当官之下,分管有关事务,督率仓、库、斗、秤、拣、掐子等。与其副手合称“专副”。

  • 天姬

    汉朝天子之女称天姬,即公主。见明朝彭大翼《山堂肆考·公主》。后世亦沿称,《新唐书·诸帝公主传赞》:“妇人内夫家,虽天姬之贵,史官犹外而不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