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右监门卫
唐府兵十六卫中的两卫。唐初因隋制置左右监门府,龙朔二年(公元662年)改为左右监门卫。有上将军各一人,大将军各一人,将军各二人,品秩同左右卫。掌宫禁门籍之法。凡京师应入宫殿门者均有门籍,左监门将军判入,右监门将军判出,门籍每月更换一次。府属有长史,录事参军事,兵曹、胄曹参军事。长史掌判诸曹及禁门,巡视出入,掌管门籍。兵曹参军事兼掌仓曹,胄曹参军事兼掌骑曹。又有监门校尉、监门直长、长入长上、直长长上等员。左右翊府置中郎将四人,掌莅宫殿城门;左翊中郎将判入,右翊中郎将判出。
唐府兵十六卫中的两卫。唐初因隋制置左右监门府,龙朔二年(公元662年)改为左右监门卫。有上将军各一人,大将军各一人,将军各二人,品秩同左右卫。掌宫禁门籍之法。凡京师应入宫殿门者均有门籍,左监门将军判入,右监门将军判出,门籍每月更换一次。府属有长史,录事参军事,兵曹、胄曹参军事。长史掌判诸曹及禁门,巡视出入,掌管门籍。兵曹参军事兼掌仓曹,胄曹参军事兼掌骑曹。又有监门校尉、监门直长、长入长上、直长长上等员。左右翊府置中郎将四人,掌莅宫殿城门;左翊中郎将判入,右翊中郎将判出。
即党长、里长、邻长的合称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(486) 从李冲之议设立。为地方基层行政官吏,邻长管五户,里长管五邻,党长统五里。负责核实户籍,以便征发赋役。多由当地豪门担任,最初复除征役,后役调全免。
即“太子右卫率”。
官名。隋炀帝始置,为宫廷女官,二十四典之一。属尚服局。员二人,从七品,唐改正七品,为司饰之佐。协掌中栉、膏沐之事。宋沿置,属尚书内省,金、明悉如唐制。宫中女官名。见“司饰”。
官名。春秋晋置。上军将之副职。晋国军制分上、中、下军,皆设将、佐。
将官名,金朝置。为军中主将或主帅,掌领兵征伐。武扬总管,为金国海陵王侵宋时的三十二总管之一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满语官名。源自汉语“将军”一词。清入关前多用于武官,如牛录章京(佐领)、甲喇章京(参领)、梅勒章京(副都统)。后不限于称武官,如军机处之军机章京,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总办章京、帮办章京、章京、额外章京,
官吏降罚方式之一。北洋政府于民国四年(公元1915年)规定, 司法官惩戒的第五种为调职。即调任同等或同等以下的司法职(或其他职),并得同时减俸;非经两年,不得进叙。
飙勇、飙猛、飙烈、飙锐、飙奇、飙决、飙起、飙略、飙胜、飙出等十号将军的合称。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(525)置,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三班。陈改为拟六品,比秩千石。十位带“飙”字的杂号将军名的合称,南北朝
县分职吏名。汉始置,职主捕盗。《太平御览》二六八引《钟离意别传》说:“迁瑕丘令,男子倪直勇悍,……意到官,召署贼捕掾。”晋代县亦置贼捕掾,见《通典》卷三十三。
官名。三国蜀昭烈帝章武三年(223),以李严任之,统内外军事。宋朝初年亦置,位在五大都督府长史之下、少卿监之上,后不常置。官名,三国蜀置,统内外军事,为军事长官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李严传》:“章武二年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