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右监门卫
唐府兵十六卫中的两卫。唐初因隋制置左右监门府,龙朔二年(公元662年)改为左右监门卫。有上将军各一人,大将军各一人,将军各二人,品秩同左右卫。掌宫禁门籍之法。凡京师应入宫殿门者均有门籍,左监门将军判入,右监门将军判出,门籍每月更换一次。府属有长史,录事参军事,兵曹、胄曹参军事。长史掌判诸曹及禁门,巡视出入,掌管门籍。兵曹参军事兼掌仓曹,胄曹参军事兼掌骑曹。又有监门校尉、监门直长、长入长上、直长长上等员。左右翊府置中郎将四人,掌莅宫殿城门;左翊中郎将判入,右翊中郎将判出。
唐府兵十六卫中的两卫。唐初因隋制置左右监门府,龙朔二年(公元662年)改为左右监门卫。有上将军各一人,大将军各一人,将军各二人,品秩同左右卫。掌宫禁门籍之法。凡京师应入宫殿门者均有门籍,左监门将军判入,右监门将军判出,门籍每月更换一次。府属有长史,录事参军事,兵曹、胄曹参军事。长史掌判诸曹及禁门,巡视出入,掌管门籍。兵曹参军事兼掌仓曹,胄曹参军事兼掌骑曹。又有监门校尉、监门直长、长入长上、直长长上等员。左右翊府置中郎将四人,掌莅宫殿城门;左翊中郎将判入,右翊中郎将判出。
官署名。清末外务部直辖机构。光绪二十二年(1906)设。掌训练、储备、调配外交人员。辖办事厅、调查翻译处、评议撰拟处、编辑处、讲堂、图书室、阅报室等。置提调、帮提调、文案、支应、庶务、讲员各一员,书记
官名。唐朝左、右金吾卫属官,置一员,掌分察六街徼巡,入夜则以骑卒巡行、武官暗探。
官名,宋置。宋朝侍卫亲军马军有龙卫左右厢都指挥使各一人,都虞候,还有指挥使、副指挥使,掌侍卫扈从,及大礼宿卫。见《宋史·职官六·侍卫亲军马军》。
官名。春秋吴、楚等国置。为负责边境城邑的行政长官。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 “楚边邑卑梁氏之处女与吴边邑之女争桑,二女家怒相灭。两国边邑长闻之,怒而相攻,灭吴之边邑。”官名,春秋时吴、楚等国置,为边境城
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属交通部,专管交通器材。以司长为主官,下设科长、科员,分理司事。
官署名。北宋神宗熙宁七年(1074)置,掌疏黄河自卫州(治今河南汲县)至海口一段。设都大提举及勾当公事官。
指太子太师、太傅、太保。
官名。唐高祖武德七年 (624) 改车骑将军为郎将,分左、右,左右卫之亲、勋一、勋二、翊一、翊二凡五府及诸卫翊府皆置,为该府中郎将之副职,各一员,正五品上。太子卫率府之亲府、勋府、翊府三府亦置,各一员
上林中十池监,即上林十池监,详“上林十池监”条。
南朝时典签的异称。见《南史·巴陵王子伦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