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左侍禁

左侍禁

官名。①武臣阶官。宋太宗淳化二年(991)置,系三班小使臣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定为正九品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阶官名,改忠训郎。② 宦官。宋徽宗政和二年重定宦官名,改内西头供奉官置。③西夏置于监军司内,分为左、右,汉族与党项均可领其职。


(1)武臣本官阶。宋淳化二年(公元991年)置,为小使臣之一,政和二年(公元1112年)易以武阶官之名,称忠训郎。(2)内侍阶官名。宋政和二年(公元1112年)由内西头供奉官改称,秩从八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怯怜口诸色人匠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秩从五品,隶长信寺,设于世祖至元二十五年 (1288),掌大都、上都二铁局人匠及怯怜口人匠,以材木铁炭皮货等物供斡耳朵各帐房所需。置达鲁花赤、提举、同提举、副提举各一员。后于长秋寺、承

  • 都大将

    武官名。北魏时军镇的主官,多以亲王或鲜卑族人为之,例加将军之号,持节统军,镇摄一方,兼管民事。

  • 宗正丞

    官名。秦、西汉为宗正副贰,秩千石,协助管理皇族外戚事务,参与审判宗室诏狱,由宗室充任。平帝元始四年(后4)改宗正为宗伯后罢。东汉复置,秩比千石。魏、晋、南朝沿置,或以他姓暂代。魏、晋、宋七品,梁四班,

  • 前锋大将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源贺传》:“(源贺)从驾临江,为前锋大将。”

  • 掌服御侍

    女官名。金设此官,正九品,掌御服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三·内命妇品》注。

  • 武卫常侍

    武官名。南朝陈置,为前代武骑常侍的改名。参见“武骑常侍”。

  • 第二领民酋长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唐朝人修史时,因避讳改称“第二领人酋长”。授予依附北魏政权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,未被列为中央政权的正式官职。在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 职员令及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时,皆无此职品阶。北魏

  • 采访处置使

    使职名。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(733)置,分十五道监察州、县官吏,京城长安、陪都洛阳以御史中丞领使职,其余各地择贤良刺史领使职,职权甚重,可罢免州刺史,除变革旧制须先报可,其余皆得自行处理,先行后奏。肃

  • 太史局令

    官名。即太史令。

  • 褒圣侯

    唐高祖武德九年封孔子的后代为褒圣侯。见《新唐书·礼乐志五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