州校尉府
官署名。南北朝时代,州有少数民族者,刺史除带将军置军府外,又带护蛮校尉等名号,置校尉府。如会稽、丹阳、吴郡、吴兴、琅邪、高阳、宣城、东阳、江夏、竟陵、巴东、建平、武陵、广兴等郡都是如此。其刺史的僚佐共有三系:一是承汉而来自辟的佐吏即州吏一系;二是长史、司马、诸曹参军事等军府僚佐一系;三是蛮府属吏一系。南朝宋时爨龙颜为宁州刺史,加龙骧将军,领镇蛮校尉,其镇蛮府所属有长史、司马、蛮府功曹、主簿及录事参军、诸曹参军等职。见《金石萃编》一《宋宁州刺史爨龙颜碑阴》。
官署名。南北朝时代,州有少数民族者,刺史除带将军置军府外,又带护蛮校尉等名号,置校尉府。如会稽、丹阳、吴郡、吴兴、琅邪、高阳、宣城、东阳、江夏、竟陵、巴东、建平、武陵、广兴等郡都是如此。其刺史的僚佐共有三系:一是承汉而来自辟的佐吏即州吏一系;二是长史、司马、诸曹参军事等军府僚佐一系;三是蛮府属吏一系。南朝宋时爨龙颜为宁州刺史,加龙骧将军,领镇蛮校尉,其镇蛮府所属有长史、司马、蛮府功曹、主簿及录事参军、诸曹参军等职。见《金石萃编》一《宋宁州刺史爨龙颜碑阴》。
周朝诸正官之合称。位卑于卿士。《尚书·洪范》: “曰王省惟岁,卿士惟月,师尹惟日。”孔颖达疏: “《正义》曰: ‘师,众也; 尹,正也,众正官之吏。谓卿士之下有正官大夫,与其同类之官之长。《周礼》大司
官名。明清刑科之属官。协掌科事。明洪武六年(1373)设,二人,秩正七品,推年长者掌印。二十四年定设八人,秩正九品。建文(1399—1402)中改为从七品。万历(1573—1619)中裁二人。又,南京
官名。明朝军制,两广地区总兵官挂印称将军者,曰征蛮将军。参见“总兵”。
海关 海事部巡工科洋员,地位在副巡工司之下。见“海事部”。
官名。东汉末孙策置。为领兵武职。《三国志·宗室 ·孙辅传》: “(辅)以扬武校尉佐孙策平二郡。”官名,东汉末年孙策置,掌领兵征伐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辅传》:“孙辅字国仪,贲弟也,以扬武校尉佐孙策平三郡
官名合称。唐、五代为御史台之台院侍御史、殿院殿中侍御史、察院监察御史。
官署名。宋徽宗大观元年(1107) 尚书省置,以执政兼领,下设详议官,掌议定礼制。政和三年(1113),修成五礼仪注,遂罢。官署名。宋置,掌“凡礼制本末,皆议定取旨。以执政监领,有详议官二员。”见《宋
官名,也称巡长,为警察(巡长)之长官,掌管治安。民国时有此官。警官名。国民党政府改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的巡长为警长。警长可以充任派出所的主任或佐任,率领警士执行各种勤务。与巡官、警士合称“巡官、长、警”
官名。元代吉利吉思是西北叛王阿里不哥等的根据地,阿里不哥失败后于至元元年(公元1264年)投降。至元七年(公元1270年)世祖忽必烈任命保定路完州刘好礼为吉利吉思等五部断事官,下设经历,知事等官,统吉
任官制度。明朝以岁贡生员充任教职的制度。凡岁贡生员将本年应领食饩贡于国子监,再由翰林院考试,合格者授以学正、教谕、训导等官。明代铨选方式之一。不定期举行,以铨选岁贡生员充任教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