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①官署名。春秋时齐国置。掌管地方军事。《管子·小匡》三乡为属,属有帅。五属一大夫。武政听属,文政听乡”。②属吏。《周礼·天官·冢宰》:“帅其属而掌邦治。”汉朝泛指三公府和郡县等官府各曹的属吏,各曹主管称掾(掾史)副则称属。故有掾属令史属、御史属等名目。三国·晋、南朝、北朝魏、齐均置。晋朝以前大抵诸曹各级一人,每府有属一、二十人; 又有不署曹之散属。东晋以后仅户、仓等少数曹设属,品级自五品至七品不等。


1、官名,两汉公府和将军府皆置,位低于掾而高于书佐。掾为正、属为副,掌诸曹事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:“司徒……掾属三十一人;司空……掾属二十九人;将军……掾属二十九人。”

2、属官。《尚书·周官》:“六官分职,各率其属。”

3、行政区名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三乡为属。”《国语·齐语》:“十县为属。”《礼记·王制》:“五国为属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都水庸田使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秩正三品。设于顺帝至元二年(1336),掌种植稻田事,置司平江(今江苏苏州) 。至正十二年(1352),又于汴梁(今河南开封)置司。设庸田使、副使、佥事等职。

  • 长宁寺卿

    官署名。为长宁寺的主官,见“长宁寺”。

  • 太子典仓丞

    官名。北齐太子典仓署次官。隋朝沿置,员一人。唐朝置二员,从九品下。金朝宫师府置,正九品。见“太子典仓令”。

  • 粉侯

    驸马都尉俗称。

  • 府知事

    官名。明朝和清朝都设此官,为知府(或府尹)的内部直属中级事务官。明代顺天府知事为从八品,一般府的知事为正九品。清朝沿用明制。见《明史·职官三、四》、《清史稿·职官三·府》。官名。明清置,见“府经历”。

  • 令录

    宋朝县令、司录参军、录事参军合称。宋初选人第五阶至第六阶本官阶的通称。崇宁二年(公元1103年)分别改称通仕郎与登仕郎。

  • 朝议郎

    官名。隋文帝开皇六年(586)吏部别置散官八郎之一,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罢。唐朝又置为正六品上文散官。官名。唐朝和宋朝文阶官,正六品上叫朝议郎。金以后废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一·吏部·吏部郎中》。

  • 内翰林国史院

    官署名。清初“内三院”之一。顺治二年(1645)将原设翰林院裁撤,翰林院官分别并入内三院,原内国史院遂改称“内翰林国史院”,长官称“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”。十五年,内三院改为内阁。十八年复旧制后仍称“内

  • 仓曹史

    官名,汉置,为郡县佐吏,为仓曹的副长官,佐仓曹掾掌仓谷事。参看“仓曹掾”条。

  • 右游击倅长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右游击率上士属官,正一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