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少宰

少宰

官名。①春秋时楚、宋等国置。太宰之副。执政之一。《左传·成公十五年》: “向带为大宰,鱼府为少宰。”②宋徽宗政和二年 (1112)改尚书右仆射为少宰,令兼中书侍郎,行宰相之职。钦宗靖康元年(1126),复旧。③明、清吏部侍郎别称。


官名。l、助大宰管理政令。后称小宰为少宰。见《周礼·天官·小宰》。春秋时楚国设此官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楚少宰如晋师,曰:寡君少遭闵凶,不能文。”

2、宋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大宰少宰。宋代左右仆射掌佐天子议大政,贰令之职,与三省长官皆为宰相之任。徽宗政和中,改左仆射为太宰,右仆射为少宰。见《宋史·职官一·左仆射》。

3、称吏部侍郎为少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江淮大都督

    官名。又称山东行省大都督、益都行省大都督。元世祖中统元年 (1260) 设,以李璮任之,总管山东地区军事。三年,李璮叛,以回鹘人撒吉思任大都督,监治李璮原部属,不久改为经略使。

  • 固山达

    满语官名。武职。汉译为“协领”。

  • 提职

    官员升赏的方式之一。战国时各国即已通过考核和调查,对有政绩的官员,一般均予提升职务,提职的幅度则依其政绩卓著与否而定。历代均沿行之。如明代宣德年间温州知府何文渊、崇祯年间大理寺推官陈良谟,均以考绩上等

  • 司武中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,多省称为司武。掌宿卫军事,正五命。武帝宣政元年 (578) 罢,改置司武上大夫。参见“司武上大夫”。

  • 典籍厅

    元、明、清三朝掌管官府文书图籍之机构。元朝始署于翰林院,设典籍办理所属事务。明朝设于翰林院、国子监,分别设典籍一至二人。清朝设于内阁、国子监,分别设典籍一人或数人。唯内阁大学士以下皆无官印,如对外行文

  • 理船厅

    海关海事部理船科的洋员;又地方机构港务长亦称理船厅。见“海事部”。

  • 五官监候

    官名。唐朝太史局始置监候五人,肃宗乾元元年(758)加号五官监候,置三人,正八品下,掌候天文,隶司天台。辽朝隶司天监,属南面官。明朝钦天监亦设,正九品,佐五官正推历法、定四时。清为钦天监天文科主要职官

  • 皂衣

    汉朝官吏制服,备大臣上朝时穿戴。皂,黑色。《汉书·萧望之传》:“(张)敞备皂衣二十余年。”颜师古注:“虽有四时服,至朝皆著皂衣。”亦用作官吏代称。

  • 军防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末筹办海军事务处所属之机构。宣统二年(1910)改原第四司设。掌铨衡各省水师将弁并侦测等事。设司长一员掌司事。辖侦测、铨衡两科。同年改属海军部。三年撤销。铨衡科併入军制司,侦测科併入军学司。

  • 诏板

    皇帝的命令文告,同诏书。因诏书写于板上,故名。《后汉书·窦武传》: “(曹节) 召尚书官属,胁以白刃,使作诏板,拜王甫为黄门令。”诏旨的别称,也就是皇帝的圣旨、命令。《后汉书·窦武传》:“召尚书官属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