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寄资

寄资

官制用语。又称寄官。宋朝,内侍升迁阶官依法至内东头供奉官止,再迁则当转出,依外官例归于吏部。如不转出,而又非正式地带更高阶官,称为寄资。除待遇外,其升迁方式与带正式阶官相同。候迁至带御器械、押班、都知,方许正式带高级阶官。又吏人勒留或归司仍充吏职,其所迁官亦称寄资。


宋代铨选制度中的一项规定。(1)宋代内侍官非正式带高级阶官者称为寄资, 又称寄官。内侍升迁阶官,依法至内东头供奉官止,再迁则须转出,依外官例归于吏部。不转出,可以用寄资的办法带高级官阶。除待遇之外,寄资的升迁方式与带正式阶官同。待升至带御器械、押班、都知,则可正式带高级阶官。(2)吏人出职后如勒留或归司仍充吏职,其出职后所迁阶官亦称寄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军校

    陆海军官佐等级名。见“初等官佐”。

  • 永寿省

    官署名。南朝齐置。收藏四部图书的处所,设于官内。《梁书·沈约传》:“太子入居东宫,(沈约) 为步兵校尉,管书纪,直永寿省,校四部图书。”

  • 司关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边境关卡检查。《周礼·地官》:“司关,上士二人,中士四人,府二人,史四人,胥八人,徒八十人,每关下士二人,府一人,史二人,徒四人”,“掌国货之节以联门市,司货贿

  • 十五道

    清朝都察院按省区划分的十五个监察机构之总称。即京畿道、河南道、江南道、浙江道、山西道、山东道、陕西道、湖广道、江西道、福建道、四川道、广东道、广西道、云南道、贵州道。初制,仅河南、江南、浙江、山东、山

  • 左司谏

    官名。宋太宗端拱元年(988)以左、右补阙改置,秩并七品。其后多出居外任,或兼领别司。仁宗明道元年(1032)置谏院,非特旨供职不与言责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始专供谏职。金朝于谏院置

  • 南部给事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为内廷派驻尚书省南部曹监察政务的官员。位在南部给事中之下。《魏书·李顺传》: “(李冏)太和中,拜下大夫,南部给事,出为龙骧将军、南豫州刺史”。孝文帝太和(477—499)改制时废。

  • 神机营管理大臣

    官名。清朝神机营之长官。咸丰十一年(1861)置,无定员,由王、公、领侍卫内大臣、都统、前锋统领、护军统领、副都统内特简。协助掌印管理大臣掌神机营之政令。

  • 邮官

    官名。即驿丞,又名传宰。详见“驿丞”条。

  • 右戏

    官名。西周置。《师虎簋铭》: “今余惟帅型先王命,命汝更乃祖考嫡官司左、右戏繁荆。”

  • 宣慰劳军使

    唐诸道临时特遣使。至德二载(公元757年)史思明、高秀岩各以所部来降,遣内侍李思敬与乌承恩前往宣慰。其后肃宗、代宗、德宗、宪宗诸朝均曾派遣宣慰劳军之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