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婚娶官

婚娶官

官名。太平天国后期增设之朝上职官。分正、又正、副、又副,共四人,司婚姻行政事。地方一级亦设。


官名。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,沿袭革命初起时的制度取消家庭生活,把居民分别编入男馆、女馆、男营、女营,虽夫妇不得同居。但诸王等高级官员却实行多妻制,并有大量的生活服役人员。中下级官员与平民一样不允许婚娶,这种政策不得人心,并引起了中下级官员的普遍不满和领导阶层中的内部矛盾。乙荣五年(公元1855年)初,开始允许天京居民恢复家庭生活。庚申十年(公元1860年)九月二十七日幼主诏封禧天福黄维日为天朝九门御林正婚娶官,为天朝典官。按太平天国官制,既有正,必有又正、副.又副诸员。婚娶官专司婚姻行政,办理结婚登记事宜。婚姻当事人双方须出于自愿,由当事人所在部门的主管官员禀明婚配官发给结婚证书——当时称为“龙凤合挥”,始准结婚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辅义中郎将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。张温以此职使蜀。见《三国志·张温传》。官名,三国吴置,本为领近卫军的武官,有时也奉旨出使他国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张温传》:“时年三十二,以辅义中郎将使蜀。”

  • 封翁

    因儿子功名而得受封赠的人。《儒林外史》二: “各家父兄听见这话,都各不平,偏要在荀老翁跟前恭喜,说他是个封翁太老爷,把个荀老爹气得有口难分。”

  • 宗学录

    即“宗子录”。参见“宗子正”。

  • 节骑郎

    官名。南朝宋置,掌皇帝出行仪仗行列等事务之侍从官。

  • 紫花印

    清制,中央六部、都察院,以及外省督、抚之文书,可盖紫色印信,故称紫花印。

  • 街道司管勾

    官名,金朝置。正九品,掌洒扫街道,修治沟渠。见《金史·百官二》。官名。金置,见“街道司”。

  • 司调下大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所属有调人下士二人,掌排解调和万民的纠纷或有怨恨而相与仇雠者。北周仿《周礼》之制置司调下大夫,正四命。不过不属于地官府而属于秋官府。任此职者见《隋书·明克让传》:“周武帝即位,征为露

  • 马基

    官名,解放前西藏设此官,为西藏最高军事统帅,掌管全西藏的军队,直接受达赖统辖。

  • 详谳处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大理院所属机构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增设。掌复判外省死罪案件,应驳审者由该处拟稿。置总核、分核等,由各庭推事中熟悉例案者兼充。

  • 官制用语。汉朝指官吏由中央外调地方任职,常含贬降之意。晋朝沿用,指内侍、内朝或京官调为外朝或地方官。后世亦称。汉制,由中央官外任称为出,如《汉书·冯野王传》记冯野王“为大鸿胪,有司奏野王王舅,不宜备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