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女史

女史

官名。①《周礼》天官、春官之属。《天官》:“女史,掌王后之礼职,掌内治之贰,以诏后治内政、逆内宫、书内令; 凡后之事,以礼从。”《春官·序官》:“世妇,每宫卿二人、下大夫四人、中士八人、女府二人、女史二人、奚十有六人。”郑玄注: “女府、女史,女奴有才知者。”② 内宫女职。北魏置,典内宫事,视三品。隋炀帝改名女使,分隶女官六局二十四司,视外,其员额依诸局事务之繁简,多者十人以下,无定员。唐朝复名女史,宫官六尚二十四司及宫正皆置,二至十人不等,掌执文书; 太子内官三司诸掌亦置,二至四人不等。金同唐制,六尚二十四司及宫正皆置,二至十人不等。明洪武五年 (1372) 内职定为六局一司,尚功局置六员,余五局及宫正司各置二员,二十七年共增为九十六员,二十四司及宫正司分置二至十人不等,比外职掾吏。


女官名。1、周置,属天官·冢宰,掌王后之礼,记宫内之法,核计六宫财用,书写王后命令等。《周礼·天官·冢宰》:“女史八人。”注:“女史,女奴晓书者。”疏:“案其职云,掌王后之礼,职内治之贰,亦女奴晓书者为之。其职,与王之大史掌礼同。”2、汉置,为后宫女书记,掌记录功过和侍奉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》:“女史彤管,记功书过。”郑玄注说:“亦如太史之于王也。”彤管:红杆毛笔。《汉书·孝成班倢妤传》:“顾女史而问诗。”3、到南朝宋,“女史”前则冠以职事修饰文字,如校书女史、赞乐女史、中训女史、校学女史等,见《宋书·后妃传》。4、北魏也置女史,掌内事,位视三品。见《魏书·皇后传序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翊武将军

    官名。三国蜀置。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:“(诸葛乔)子攀,官至行护军、翊武将军。”杂号将军名,三国蜀置,掌征伐或驻守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子攀,官至行护军、翊武将军。”

  • 护匈奴中郎将

    官名。东汉置,亦作使匈奴中郎将或匈奴中郎将。监护南匈奴单于,参预司法事务,并助南匈奴防御北匈奴的侵扰。员一人,拥节,秩比二千石。设官府,官属不固定,随事而置,主要有副中郎将、副校尉、司马、从事、掾史等

  • 外兵参军

    亦称“外兵参军事”,两晋南北朝诸公、军府僚属名。掌本府外兵曹事务,兼备参谋谘询。西晋末司马睿始置于丞相府,东晋南北朝沿置。其品位随府主地位高低不等,有以将军、太守兼领者。官名。北魏北齐皆置,大司马、大

  • 矿业司

    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属农矿部,依照国民政府公布的《农矿部组织法》规定,职掌如下: 一、矿业之监督保护及奖进事项;二、矿权之特许及撤销事项;三、矿税之核定及征收事项;四、矿业诉愿及争议事项;五、矿务

  • 僧正司

    官署名。管理佛教事务之机构。元朝始设于各州,掌理僧尼词讼。凡遇僧尼与百姓发生词讼,则与地方官府共同处理。长官为僧正。武宗至大四年(1311)二月,仁宗登极,下令罢各级僧司衙门,遂废。明洪武十五年(13

  • 县吏

    县级行政官员统称。《管子·大匡》: “凡庶人欲通,乡吏不通七日,囚”,“凡县吏进诸侯士而有善,观其能之大小以为之赏,有过无罪”。泛指县令县长的属官,不同名称的县吏分掌其职事,都是县属的办事官员。《后汉

  • 省眼

    吏部郎官别称。洪迈《容斋四笔》卷一《五官称别名》: “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”,“吏部郎为小选、为省眼”。

  • 绣帅

    宫中女官名。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,无定员,六品。

  • 戊字库

    官署名。明朝置,隶工部,设大使一人,正九品,副使一人,从九品。嘉靖(1522—1566)中革副使。掌收贮弓箭、弦条、盔甲等物。官库名。明置,掌贮河南等处解到盔甲、弓箭、刀等物,以备奏准支给。以掌库一人

  • 南镇国寺怯怜口事产提举司

    见“福元营缮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