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奉常

奉常

官名。秦、西汉初置,掌宗庙礼仪,有丞。列位九卿,秩中二千石。景帝中六年 (前144)改名太常。一说入汉即改太常,惠帝时复名奉常。东汉末至南北朝诸霸府所建王国或置,称帝后即改太常。后世或用作太常寺别称。唐朝曾改太常寺为奉常寺。参见“太常”。


官名,秦汉皆置,俸中二千石,掌宗庙礼仪祭祀。景帝中六年改称太常;王莽改太常曰秩宗,东汉称太常。有丞,俸比千石。属官有太乐、太祝、太宰、太史、太卜、太医六令丞,均官、都水两长丞,诸庙寝园食官令长丞等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二》。北周称宗伯,唐曾改太常为奉常。参看“太常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威烈将军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。北魏沿置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 定为六品中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改为七品上。南朝梁、陈列为十威将军之一,参见“十威将军”。杂号将军名,三国吴置,掌帅兵征伐。其后,南朝梁、陈和北魏皆

  • 同佥太常礼仪院事

    官名。元置,秩正四品,员额二人,为太常礼仪院的佐官。

  • 供曹御史

    官名。两汉侍御史分曹理事,其在供曹者称供曹御史,掌斋祠。

  • 左右龙虎军

    禁军名。后梁置,《五代会要·京城诸军》记后梁开平元年(公元907年)四月,“改左右长直为左右龙虎军。”为禁军中的两军。

  • 击车师君

    官名,西汉时期西域焉耆国等置此官,负责帅军迎击车师国之兵。《汉书·西域传·焉耆国》:“击胡侯、却胡侯、辅国侯、左右将、左右都尉、击胡左右君、击车师君、归义车师君各一人,击胡都尉、击胡君各二人,译长三人

  • 府丞掾史

    此为三官名字的合称。府丞,即郡丞的别称,郡的长官称太守或郡守,总掌本郡的政务和军务。郡丞为郡守的佐官,助郡守总管全郡行政。府掾府史即郡掾郡史,是太守、郡丞的属吏,分掌各曹事务,掾为正职史为副职。府丞掾

  • 笔砚祗候郎君

    宫廷给使名。辽置,属笔砚局。见“著帐局”。

  • 京兆牧

    官名。唐都长安,初称京城,显庆二年(公元657年)称为西都,亦称西京,天宝元年(公元742年)定称西京;至德元载(公元756年)改称上都,次年改为中京; 上元二年(公元761年)又改为西京。其所在的政

  • 司刍

    官名。西周置。司空属官,掌盖房之刍薪。官名。西周设置,为司空的属官。见“司空”。

  • 右领

    官名。又作“右令”。春秋战国楚置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七年》:“郤宛直而和,国人说之。鄢将师为右领,与费无极比而恶之。”军事机关名,隋朝置。《隋书·百官志下》:“左右领左右府,各大将军一人,将军二人,掌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