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祝令

太祝令

官名。秦朝置,属奉常。西汉属太常 (奉常),有丞。景帝中元六年(前144)更名祠祀。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又名庙祀。东汉复称太祝令,秩六百石,有丞一人,职掌大祭祀时宣读祝文和迎神、送神等事宜。三国魏沿置,秩六百石,七品,有丞。职掌、隶属同。西晋南北朝因之。南朝宋设令、丞一人。南齐同。梁位一班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(491)官品令定为从五品上,太和二十三年官品令定为九品上。北齐于太常寺下置太祝署,掌郊庙赞祀、祭社衣服等事,以令、丞主之。隋初沿置,员一人,从九品上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罢。


官名,商朝始设太祝,与太宰等为六太。周设太祝下大夫二人,掌六祝之词以祈福祥。秦设太祝令丞,汉沿置,西汉初名太祝,景帝中元六年更名祠祀令,武帝太初元年又更名庙祝。东汉又称太祝令,俸六百石,凡国祭祀,掌读祝及迎送神;庙祭,主席酒。有丞一人,员吏四十一名,祝人一百五十名,宰二百四十二名,屠者六十名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·奉常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二》。其后,晋、南朝宋、齐、梁、陈及北魏、北齐皆因之;隋初置太祝署,有令丞;炀帝罢署,留太祝八人。唐代也只称太祝,掌出纳神主和读祝文。见《通典·职官七·太常卿·太祝》、《隋书·百官下·太常寺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三·太常寺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西染院副使

    官名。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(978),分染坊为东、西染院,改染坊副使为东、西染院副使。其后,用为武臣迁转之阶,属西班诸司副使。真宗咸平元年(998),定为同七品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

  • 奉瑞大夫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前赵刘曜置。《晋书·刘曜载记》:“ (长安人刘终于终南山崩处得有字白玉一方,献上) 时群臣咸贺,以为(石)勒灭之征。(刘)曜大悦,斋七日而后受之太庙,大赦境内,以终为奉瑞大夫。”

  • 东曹掾

    官名。西汉丞相府、东汉三公府属吏,主东曹,职掌二千石长吏选择迁除。东汉秩比四百石。三国两晋公府沿置。两晋末以参军代之,秩四百石,后罢。十六国亦多置。官名。西汉丞相府,东汉三公府皆置。汉朝公府办事分曹,

  • 泛阶

    官制用语。指北魏时因战事胜利、新帝即位或立太子等而晋升全部或一部分官员的品阶。

  • 左飞龙院

    官署名。五代后唐明宗长兴元年(930 )分飞龙院置,掌马牧之事。

  • 利用监卿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利用监的主官,见“利用监”。

  • 火房

    清朝一些部院衙门的内部机构。多隶于各司,以经承管理,负责办理火食。

  • 三十六苑监

    此为三十六位苑监的合称。苑监是养马苑的长官,掌管养马事务,由郎官担任。《三辅黄图·苑囿》:“三十六苑,《汉仪》注:太仆牧师诸苑,三十六所,分布北边西边,以郎为苑监,宦官奴婢三万人,养马三十六万匹。养鸟

  • 大司理

    官名。又称“大理”。春秋战国齐置。掌刑狱。《管子·小匡》: “决狱折中,不杀不辜,不诬无罪,臣不如宾胥无。请立为大司理。”

  • 佃史

    官名。西周置。“佃”即甸。为管理农业之官。官名。西周设置,《南宫柳鼎》中有“佃史”(《录遗》九八)。佃即甸,甸史就是农大夫或田畯,为管理农作之官,监督庶人耕种籍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