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子庶子

太子庶子

东宫属官。秦、西汉隶太子太傅、少傅,东汉隶太子少傅,秩四百石。值宿东宫,职比郎官,无员额。别有“太子中庶子”,侍从太子左右,位在其上。三国因之,魏五品。两晋员四人,或隶太子詹事,或隶太子二傅,五品。为太子的亲近侍从官,献纳规谏,职比散骑常侍、中书监令,其任渐重,或以郡守参选。南朝沿置,隶太子詹事。宋五品,梁九班,陈五品、六百石。北魏略同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三品上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改从四品上。北齐员四人,主管太子典书坊,为东宫要职,从四品上。隋、唐置太子左、右庶子,分主太子门下坊(左春坊)、典书坊(右春坊),历朝因之。


官名。古时天子及诸侯皆置庶子,天子之庶子掌诸侯庶子之戒令,有大事则听太子之令。秦汉置太子庶子,西汉属太子太傅、少傅,东汉属太子少傅,秩四百石,职如郎官,值宿东宫。另有中庶子,侍从太子左右,位在庶子上。三国魏晋沿置,有的属太子詹事,有的属太子太傅少傅。北齐太子庶子领典书坊,太子中庶子领门下坊。隋朝太子庶子分左右,左庶子二人,领门下坊,右庶子领典书坊。唐朝左庶子领左春坊,右庶子领右春坊。左春坊庶子二人,正四品上,掌侍从赞相驳正启奏;总司经、典膳、药藏、内直、典设、宫门六局等。右春坊庶子二人,正四品下,掌侍从、献纳、启奏等。宋、明沿置。清朝左右春坊庶子各满汉一人,掌记注编修事,其职与翰林院侍讲、侍读、编修、检讨等类同,与秦汉隋唐的太子庶子之职事大不相同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太子太傅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四·太子少傅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志·东宫官》、《历代职官表·詹事府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曹检勘

    唐铨选之制,由南曹检勘选人出身、课绩以及是否合当年选格等。《旧唐书·职官志》说:“每年选人有解状、簿书、资历、考课,必由之以核其实。”参见“南曹”。

  • 翰林侍讲学士

    官名。见“侍讲学士”、“翰林侍读学士”。官名。掌侍讲经史。《宋史·职官二·翰林侍讲学士》:“咸平二年,国子祭酒邢昺为侍讲学士。”《清史稿·职官二·翰林院》:“侍读、侍讲司训课。”金、元、明也设此官。见

  • 评尚书事

    北魏时以他官平决尚书事、参议朝政的一种名义。乃宰相之任。《魏书·尉眷传》:“寻拜侍中、太尉,进爵为王。与太宰常英等评尚书事。”

  • 司隶下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秋官府司隶司长官,掌罪、戎、蛮、夷、狄五隶及徒者,捕盗贼囚执之事。下设小司隶上士以佐其职,领掌罪隶中士、掌夷隶中士、掌蛮隶中士、掌戎隶中士、掌狄隶中士、掌徒中

  • 一统志馆

    清代内阁所属特开的修书馆。见“内阁修书各馆”。

  • 典笔吏

    吏名。南朝宋置,郡属吏,掌笔墨。见《宋书·赵伯符传》。郡门下吏名。南朝宋置,《宋书·赵伦之传》载:子伯符,“为丹阳尹……典笔吏取笔不如意,鞭五十。”典笔吏当是属于小史的一种。

  • 药藏府

    药库名。汉代少府所属,又称药府藏,见《汉印分韵》续集,名称的不同可能是印文有颠倒,或设置时代有先后的不同。

  • 织室令丞

    官名。西汉少府所属有东西两个织室,各设令及丞。成帝河平元年(公元前28年)省东织室,西织室就单称为织室。东汉时又省织室令,只设织室丞。织室令丞的职掌是给帝后制作祭服。《汉旧仪》记其事说:“凡蚕丝絮,织

  • 祗候黄门内品

    见“祗候高班内品”。

  • 州军府都督

    武官名。北魏置,为州军府督将之一, 掌领兵之职。《金石萃编》三十《敬史君碑阴》有都督四十人。其时州军府都督有领民者, 《周书·赵昶传》载:“氐梁道显……款附。……徙其豪帅四十余人并部落于华州,太祖(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