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子宾客

太子宾客

官名。汉高祖欲易太子,吕后用张良计,迎商山四皓以定太子,始有宾客之名。晋惠帝元康元年(291),太子师傅通称为东宫宾客。唐高宗显庆元年(656),始置为官称,以于志宁等四人为之,正三品,掌侍从规谏、赞相礼仪,位望颇尊。唐中叶后,多用为罢退大臣加衔,并不实任其职。北宋前期,通常用为三品寄禄官。太宗至道元年(995)立太子,特旨置二员领本职,以他官兼任。真宗天禧四年(1020),又特置,命执政大臣兼任。南宋初不置,后或置或省。辽朝掌太子宾客院事。明洪武元年(1368),复命朝臣兼领,正三品,掌侍从、赞相、规谏太子,后渐为虚衔。十五年后更定左、右春坊官制,遂废。


官名。为太子官属,掌侍从规谏调护等。汉高帝时曾以四人为太子宾客,因上慢侮,四人逃往商山,称商山四皓;至高帝要废太子,吕后用张良计,使太子迎至,侍从太子,由是不废,武帝为太子立博望苑,使通宾客。晋惠帝选太保卫瓘息庭、司空陇西王泰息略、太子太傅杨济息毖、太子少师裴楷息宪、太子少傅华廙息恒五人与太子来往,称为东宫宾客。到唐朝,才正式定为官员,掌调护侍从规谏,凡太子有宾客之事则为上齿。宋、元、明沿置,多以他官兼任。见《通典·职官十二·太子宾客》、《续通典·职官十二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上·太子宾客》、《宋史·职官二·东宫官·太子宾客》、《明史·职官一·太子太师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北宰相府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,属北面官,亦称“北府”。掌佐理军国大政,与南宰相府共理国政。北、南府之称,始于契丹遥辇时,二府为契丹八部的两个集团,北府以迭刺部为核心,包括品部、乌隗部、涅剌部、突吕不部。耶律阿保机登

  • 内直局

    官署名。隋朝置,以监、副监各二人为正、副长官,下设监殿舍人四人。隶东宫门下坊。唐朝沿置,设监二人、副监二人。掌符玺、衣服、伞扇、几案、笔砚、垣墙等。高宗龙朔二年 (662),改监为内直郎、副监为丞。官

  • 诸路兵马都统署

    武官名。见“诸路兵马统署司”。

  • 青龙

    官名,宓羲时置。当时有春、夏、秋、冬、中五官,青龙为春官,主春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宓羲龙师名官。”注:“应劭曰:师者长也,以龙纪其官长,故为龙师。春官为青龙,夏官为赤龙,秋官为白龙,冬官为黑龙

  • 宫厩

    官署名。春秋战国楚、秦等国置。负责王宫所属马匹牛畜的机构。《左传·襄公十五年》:“养由基为宫厩尹。“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厩苑律》: “其大厩、中厩、宫厩马牛殴(也),以其筋、革、角及其价钱效,其人诣其官

  • 视品

    隋朝于流内官与流外官之外,又置视流内与视流外,俱有品,谓视品。隋朝视流内从视正二品至视从九品凡十四等,自行台尚书令至公国侍郎; 视流外从视勋品至视九品凡九等,极于胥吏,无上下阶。唐朝仅有视流内正五品至

  • 门下议曹

    吏名,也称议曹,汉朝丞相府、郡、国、县皆置。无固定职事,掌谋议应对。《旧汉议》:“丞相府有议曹,郡国县亦有。”《汉书·循吏·龚遂传》:“上遣使者征遂,议曹王生愿从……乃臣议曹教戒臣也……议曹王生为水衡

  • 民部司

    官署名。见“户部司”。

  • 诸部护军

    官名。三国魏始置,其职为管理内附的少数民族。其名号见于《通典·职官十八》“魏官品”条,有安夷护军、抚夷护军与诸护军。十六国时代西北诸国及北魏前期盛设护军,以统治既非本族又非汉人的地区。如《八琼室金石补

  • 写圣旨必阇赤

    吏员名。元至元十二年(公元1275年)置,属蒙古翰林院,专掌蒙古文书诏敕的抄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