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医院

太医院

官署名。掌管宫廷医疗事务之机构。金朝始置,为宣徽院所属机构,掌医药。设提点、使、副使、判官分掌院事。下设正奉上太医、副奉上太医、长行太医、十科额五十人。别设御药院,掌进御汤药。元朝沿置,始为独立机构。且并御药院为下属机构,增制奉御药之职。世祖中统元年(1260),置宣差,提点院事。至元二十年(1283),改称尚医监,二十二年复旧称,以提点、院使、副使统领。下设同知、佥院、同佥、院判等官。辖广惠司、御药院、御药局、行御药局、御香局、大都惠民局、上都惠民局、医学提举司等机构。朱元璋吴元年(1367)亦置,设院使、院判、御医、吏目等官。院内按医术分为大方脉、小方脉、妇人、疮疡、针灸、眼、口齿、接骨、伤寒、咽喉、金镞、按摩、祝由十三科,医官、医士、医生各专一科。下设生药库。在内府与御药房相表里,在外辖府、州、县惠民药局及边关卫所医官、医士和医生。清朝设于顺治元年(1644),置院使、左、右院判各一人,掌院事。下设御医、吏目、医士、医生等百余人。乾隆五十八年(1793),置管理院务大臣一人,由满大臣内特简。初设十一科,后疹科归小方脉,咽喉、口齿并为一科,共有大方脉、小方脉、伤寒、妇人、疮疡、针灸、眼、咽喉、正骨九科。光绪(1875—1908)年间,又合并为大方脉、小方脉、外科、眼科、口齿五科。下设御药房、生药库,以及为宫廷培养医务人员的教习厅。同治六年(1867),又附设医学馆。


官署名。金始置,掌医疗。《金史·百官二·太医院》:“提点,正五品;使,从五品;副使,从六品;判官,从八品,掌诸医药,总判院事。”有正奉太医、副奉上太医、长行太医等。元代太医院,掌医事,制奉御药物,领各属医职。其官有提点、院使、判官等。见《元史·百官四·太医院》。明代太医院,掌医疗之法,分十三科:大方脉、小方脉、妇人、疮疡、针灸、眼、口齿、接骨、伤寒、咽喉、金镞、按摩、祝由;各科都有医官、医生、医士。其官有院使一人、正五品,院判二人,正六品。见《明史·职官三·太医院》。清代太医院,掌供医事。有御医十三人、吏目二十六人、医士二十人、医生三十人。御医、吏目、医士各专一科。共设九科:大方脉、小方脉、伤寒科、妇人科、疮疡科、针灸科、眼科、咽喉科、正骨科。其官有管理院事大王臣一人,特简;院使—人,左右判院各一人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二·太医院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典诏命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朝上职官。见 “朝上典官”。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缮写诏旨,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

  • 宝泉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设的负责铸造钱币、印制交钞的官署。见《元史·百官八·诸路宝泉都提举司》。

  • 媒氏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理民众婚姻事务。《周礼·地官》: “媒氏,下士二人,史二人,徒十人”,“掌万民之判,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。令男三十而娶,女二十而嫁”。官名。周设此官,

  • 直省局副局长

    官名,金朝置,正九品,佐局长掌都堂之礼及官员参谢之仪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
  • 中山宫署

    宦者官署。北齐置,属长秋寺。设令、丞为长贰,下设宫教博士等。

  • 北院宣徽副使

    官名。辽朝置,属北面官。宣徽北院官员,在知北院宣徽事下。

  • 兴和署

    元礼部教坊司所属机构。秩从六品,掌乐舞承应之事。设署令、署丞、管勾各一人。

  • ① 官制用语。即递补、委任官职。《汉书·儒林传》: “请选择其秩比二百石以上及吏百石通一艺以上补左右内史、大行卒史,比百石以下补郡太守卒史,皆各二人,边郡一人。”后代沿用。制度或有不同。②即“补服”,

  • 内阁学士

    官名。清朝内阁之属官。俗称“阁学”。康熙九年(1670),改内三院学士设。定制满六人、汉四人,秩从二品。初皆兼礼部侍郎衔,乾隆五十八年(1739)停止兼衔。额缺列于内阁典籍厅,但并不在厅办公,而以内阁

  • 中书教学博士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属中书学。选用博学之士担任,教授中书学生。任职者升迁较易,多升为中书、门下省要职。多省称为中书博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