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馆
官署名。清理藩院所属办事机构之一。掌理外札萨克年班来京人员所居馆舍之事。设监督一人为主官,由都察院保送科道官充任,每年一更代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改隶理藩部。
清理藩院所属机构。设在德胜门外,是招待外札萨克年班来京人员居住的处所。设监督一人,由都察院保送科道司员内奏派,一年更换。光绪三十三年(光绪1907年)本馆裁撤。
官署名。清理藩院所属办事机构之一。掌理外札萨克年班来京人员所居馆舍之事。设监督一人为主官,由都察院保送科道官充任,每年一更代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改隶理藩部。
清理藩院所属机构。设在德胜门外,是招待外札萨克年班来京人员居住的处所。设监督一人,由都察院保送科道司员内奏派,一年更换。光绪三十三年(光绪1907年)本馆裁撤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督造钱币。员额四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
① 汉朝用以称大司马。大司马职掌军事,东汉初改为太尉,故太尉亦称上司。②西夏第一等官衙。包括中书、枢密,用五十两银印。③属吏对上级官吏的统称。1、汉朝称三公之位为上司。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“(杨震)谓
官名,东汉末年置,掌京城洛阳及北部郊区的治安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“年二十,举孝廉为郎,除洛阳北部尉。”
官名。元置,为典瑞院的长官,秩正二品,员额四人。
官名。明朝锦衣卫属官。洪武十五年(1382)置,正六品,职掌不详。
官名。唐玄宗先天二年(713)始于陕州(治今河南陕县)置,亦称水陆运使,掌洛阳、长安间漕运,后移职转运使。宋朝承置,掌经度山泽财货之源,漕运淮、浙、江、湖六路储廪以输京都,兼制茶盐、泉宝之政,及监察官
“大理正”、“大理监”、“大理平(评)”的合称。详见各条。
明朝巡抚之别称。
即“太子内直备身”。
汉顺烈梁皇后未立为后时称小贵人,因与其姑同时选入掖庭,封为贵人,故称小贵人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》:“顺烈梁皇后讳妠,永建三年,与姑俱选入掖庭,遂以为贵人。阳嘉三年,有司奏立长秋宫,梁小贵人宜配天祚,正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