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除
官制用语。又称堂选、堂差。宋朝,京官、选人一般由吏部选差,其有特殊勋劳者,得由政事堂直接奏注差遣,称堂除。武臣即由枢密院专差员阙。
宋代官员任用方式之一。亦称堂选、堂差。宋制,京官、选人一般由吏部选差,其中有特殊勋劳者,得由政事堂直接奏注差遣,称为堂除。凡由政事堂除授的官员,其出身、年龄、历任资序、有无过犯及是否宰执有服亲属等事项均登记于堂除簿中。堂除官员其获得差遣较由吏部拟注者为速。若选人自愿由堂除改为由吏部注拟,可在同等名次中优先拟注差遣。
官制用语。又称堂选、堂差。宋朝,京官、选人一般由吏部选差,其有特殊勋劳者,得由政事堂直接奏注差遣,称堂除。武臣即由枢密院专差员阙。
宋代官员任用方式之一。亦称堂选、堂差。宋制,京官、选人一般由吏部选差,其中有特殊勋劳者,得由政事堂直接奏注差遣,称为堂除。凡由政事堂除授的官员,其出身、年龄、历任资序、有无过犯及是否宰执有服亲属等事项均登记于堂除簿中。堂除官员其获得差遣较由吏部拟注者为速。若选人自愿由堂除改为由吏部注拟,可在同等名次中优先拟注差遣。
官学名。南朝宋置,为太学的别称。元嘉十五年(公元438年)在京师建立,一为讲授儒学的儒学馆,一为专门研究佛老的玄学馆,一为专门研究词章的文学馆,一为专门研究历史的史学馆。四个学馆各就专业招收门徒,并委
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有遂士中士十二人,各掌四郊其遂的民数及狱讼。北周依《周礼》之制,以距王城百里以外至二百里的地区为遂。置遂法上士,正三命;遂法中士,正二命。属秋官府刑部中大夫。
官名。唐朝秘书省司天台官,肃宗乾元元年 (758) 置,员一人,正六品上,为中官正副贰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掌管西部少数民族事务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三品中,二十三年改为从三品。官名。晋置,掌护西戎,或领刺史,或持节为之。见《晋书·职官志》。
官名。清朝沿用明朝官制,在布政使官署中设经历官一人,掌管出纳文书等事,实为官署内部的事务长,类似后代的“办公室主任”,为从六品。见《历代职官简释·布政使司经历》、参看《明文·职官四·承宣布政使司》。官
官名。北宋前期置,为司农寺副长官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,另以司农少卿领其职。
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有视祲中士二人,掌以望气之法而占验吉凶。北周因之置视祲中士,正二命;视祲下士,正一命。属春官府太卜下大夫。
官署名。北洋政府时期设置,见“县实业局”。
官署名。属礼部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公元1907年)置,专掌礼教书籍的纂修。设提调、总校、分校、统计、编纂等官。
宫廷医官名。北魏置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定为九品中,二十三年官品令未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