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国邑

国邑

1、国都。《管子·八观》:“入国邑,视宫、观车马衣服,而侈俭之国可知也。”

2、泛指诸侯王及公主的封国。诸侯王的封地称国,公主的封地称邑。《后汉书·百官五·县》:“凡县,主蛮夷曰道,公主所食汤沐曰邑。”《汉书·诸侯王表》:“汉兴之初,海内新定,同姓寡少,惩戒亡秦孤立之败,于是剖裂疆土,立二等之爵,功臣侯者百又余邑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掌饎

    女官名。唐、金都设此官,正八品,掌宫人食饩柴炭事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宫官》、《金史·百官三·宫人女官》。

  • 大僚

    周朝称朝廷重臣。《尚书·周书·多方》:“有服在大僚。”孔安国传: “有所服行在大官。”大官。《尚书·周书·多方》:“迪简在王庭,尚尔事,有服在大僚。”

  • 赞引

    官名。隋朝太常寺置六十员。唐朝沿置,二十员,流外三品,掌祭祀赞相导引之事。流外官名。唐置,属太常寺。秩流外三品,协助奉礼郎掌朝会时的百官位列的导引。至宋改称赞引使。

  • 门神库

    官署名。清朝工部制造库所属之机构。顺治元年 (1644) 置,设首领太监一人,太监十人。掌每岁收挂门神、门对之事。乾清门以内及宁寿宫、慈宁宫等处由首领太监收挂。乾清门以外由部员带领匠役收挂。

  • 三大宪

    清朝地方官员对总督(或巡抚)、布政使、按察使之合称。清朝地方官员称总督(或巡抚)、布政使、按察使为三大宪。

  • 宾客清吏司郎中

    官名。清朝理藩院所属宾客清吏司长官。掌司事。乾隆二十二年(1757)改称王会清吏司郎中。

  • 一卿

    第一卿。《史记·韩世家》:“于是晋作六卿,而韩厥在一卿之位,号为献子。”

  • 信部员外

    官名。渤海国右六司信部属官,位郎中下。

  • 协乐郎

    阶官名。金教坊二十五阶之第十九阶,秩正八品下。元十五阶第十阶,正七品。官名,也是官阶名。金朝的教坊官,自从四品始,以下分为二十五阶。正八品下,称协乐郎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参看“教坊”条。

  • 北院太师

    官名。辽朝北大王院官员,在知北院大王事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