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国子祭酒

国子祭酒

官名。西晋武帝咸宁 (275—280) 中立国子学,置一员为长官,掌教授生徒儒学,主管国子学,参议礼制,隶太常。南朝宋国子学虽省置不常,而祭酒则常置。南齐高帝建元四年 (482) 置国学,置一员,位比诸曹尚书。梁置一员,总领国子学、太学,隶太常卿,位十三班。陈三品、秩中二千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定为四品上,二十三年升为从三品,专领国子学。北齐不隶太常,置为国子寺长官,一员,从三品,与九卿地位相当,领国子、太学、四门三学,主管全国教育行政。隋朝沿置,一员,初隶太常,统国子、太学、四门、书算学,文帝开皇十三年 (593)不隶太常,改为国子学长官,仁寿元年(601)罢,唯置太学,以博士领之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置国子监,仍置一员。唐朝置为国子监长官,一员,从三品,主管全国教育行政。总领中央国子、太学、广文、四门、律、书、算七学及地方学校,每年考核学官训导功业; 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名大司成,咸亨元年 (670)复旧; 武则天垂拱元年 (685)改名成均祭酒,中宗神龙元年 (705)复为国子祭酒。北宋初为三品寄禄官,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,置一员,从四品,掌国子监及太学、武学、律学、小学之政令。辽朝国子监置。金朝沿置,正四品,统国子学、太学。元世祖至元 (1264—1294) 初以许衡为集贤馆大学士、国子祭酒,教国子与蒙古大姓四怯薛人员,至元二十四年定置一员,从三品,掌学之教令,以德尊望重者为之; 蒙古国子监于至元二十九年仿汉人国学例,置一员,从三品。朱元璋吴元年 (1367) 定国子学官制,置一员,正四品,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改学为监,置一员,从四品,永乐元年 (1403) 北京国子监置一员,十八年迁都北京,遂有南北监祭酒之分,均一员,从四品; 中都国子监亦置,洪武二十六年罢。掌国学诸生训导之政令,初择有学行者任之,后由翰林院官迁转。清顺治元年 (1644) 置,满、汉各一员,满员三品,汉员从四品,顺治十六年俱定从四品,兼太常寺少卿衔,掌官学训导之法,释奠则综典礼仪,天子视学则执经进讲; 光绪三十一年(1905)随监罢。


学官。汉置博士祭酒(见《后汉书·百官二·博士祭酒》),晋武帝咸宁四年始立国子学,置国子祭酒、博士各一人、助教十五人,以教生徒。其后,历代因之;掌领太学、国子学,或国子监所属各学。清末改学制,废。见《晋书·职官·太常》、《文献通考·职官十一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子左率

    官名。即“太子左卫率”。

  • 抚慰使

    唐诸道临时特遣使。武德元年(公元618年)五月,山南抚慰使马元规击朱粲于冠军,破之;武德四年(公元621年)以太子左庶子郑善果为山东道抚慰大使,以李靖为岭南道抚慰大使。

  • 封禅使

    使职名。唐高宗麟德二年(665) 以李勋、许敬宗、陆敦信、窦德玄为检校封禅使,随驾东封泰山。官名。封禅是帝王祭天地的典礼,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,报天之功,称为封;在泰山下梁父山上辟场祭地,报地之功,称

  • 典客署令

    官名。即典客令。

  • 特奏名

    宋朝贡举名目之一。又称“恩科”。即举人年高而屡经省试或殿试落第者,许由礼部贡院另立名册奏上,参加附试。礼部贡院合格奏名举人,则称正奏名。太祖开宝三年 (970) ,命应试十五次以上终场举人,具名奏闻,

  • 巡捕队

    清末工巡总局所属巡捕组织,在内城设巡捕队十处,每队设队长一、二人,分队长五人,队兵五十人。东局、中局、西局亦各设巡捕队,分掌本地段巡捕之事。

  • 铜炮衙

   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,主制造铜炮。

  • 大都生料库提点

    官名。元至元十一年(公元1274年)置生料野物库,隶尚食局,二十年(公元1283年)拟内藏库例,改为大都生料库,隶尚食局,定秩为从五品。设提点二人为主官,下设大使二人,副使三人。

  • 容史

    官名,汉置,为郡国属吏,在礼乐祭祀时,掌礼制仪容。《汉书·儒林传》:“汉兴,鲁高堂生传《士礼》十七篇,而鲁徐生善为颂(容)。孝文时,徐生以颂(容)为礼官大夫。”注:“苏林曰:《汉旧仪》有二郎为此颂(容

  • 乌台使君

    指廉访使,是对廉访使的美称。元代迺贤《金台集一·赋鹦鹉送偰世南廉使之南海》诗:“乌台使君午梦醒,隔簾细雨春冥冥。”参看清代梁章钜《称谓录·按察使·乌台使君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