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国大夫

国大夫

爵名。战国魏置。汉朝亦置,即官大夫,第六级爵。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 “(吴起)下令曰:‘明日且攻亭,有能先登者,仕之国大夫,赐之上田宅。’”《史记·樊郦滕灌列传》:“赐爵国大夫。”裴骃集解引文颖曰: “即官大夫也。”张守节正义: “爵第六级也。”


1、爵名,相当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六级官大夫。《史记·樊郦滕灌列传》:“高祖为沛公,以哙为舍人……与司马仁战砀东,却敌,斩首十五级,赐爵国大夫。”注:“《集解》文颖曰:即官大夫也。《正义》爵第六级也。”

2、即上大夫,也称长大夫。战国魏置。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,秦有小亭临境,吴起欲攻之……乃下令曰:明日且攻亭,有能先登者,仕之国大夫,赐之上田宅。”此事,《吕氏春秋·似顺论·慎小》也有记载,而“国大夫”作“长大夫”,注曰:“长大夫,上大夫也。”据此可知,国大夫,长大夫,均为上大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交市监

    ①官署名。即缘边交市监,隋朝始置,畿内隶司农寺,畿外分隶诸州,置监一员、副监一员,掌缘边互市事。②官名。隋朝缘边交市监长官,各置一员,视从八品。官署及官名。隋于西北边地置交市监,属四方馆。掌与突厥族贸

  • 羽骑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陈沿之。武帝天监七年 (508)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一班,大通三年(529) 定制后班阶稍降,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二班。陈改定为拟七品,比秩六百石。武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加官、散官性

  • 国宗

    太平天国东王以下各王同宗兄弟之称谓。据太平天国前期定制,东王以下各王同辈兄弟称国宗,后辈称国相,出外任事者亦称国宗。官阶约与燕王、豫王、侯、丞相相等。督军或出任地方官者则加“提督军务”衔,据载有十四人

  • 田啬夫

    官名。战国秦置。县啬夫属官。掌县内农事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 田律》: “百姓居田舍者毋敢��(酤)酉(酒),田啬夫、部佐谨禁御之,有不从令者有罪。”又《厩苑律》: “以四月

  • 修仪

    内官名。皇帝嫔妃。三国魏明帝置,太和(227—233)中定其位比关内侯。西晋武帝定内官,置为九嫔之一,位视九卿。南朝宋孝武帝省,明帝泰始元年(465)复置,三年列位九嫔。南齐沿置,陈亦为九嫔之一。隋炀

  • 丞尉

    战国秦国县丞和县尉的合称。官名合称,即丞和尉。丞指郡丞和县丞,为郡、县的副长官,助郡守、县令掌理政务;尉指郡尉和县尉,其位次于丞,掌兵事及治安。贾谊《新书·宗首》:“彼自丞尉以上,遍置其私人。”

  • 尚方狱

    监狱名。南齐时京师有廷尉狱和尚方狱。《南齐书·到撝传》载:“撝颇怨望,帝令有司诬奏撝罪,付廷尉,将杀之。撝入狱数宿,须鬓皆白,免死,系尚方。”沈家本《狱考》按:“南齐时尚方盖有狱,故撝先系廷尉, 而后

  • 比换

    官制用语。宋朝官员和吏人转迁的一项规定。朝廷内外各司吏职,原该年劳补官者,依法准许自愿改换相应官资,注拟差遣,称“比换”。官员亦可比换其他类别的相应官资。

  • 宣传左右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崔亮传》: “宣传左右郭神安颇被世宗识遇,以弟托(崔)亮,亮引为御史。”为皇帝左右的亲近之职,权势虽大,品阶不高。

  • 班次

    官场用语。官员朝见皇帝的次序,亦称班序。唐朝以官同者先爵,爵同者先齿。致仕官居上; 职事与散官、勋官合班; 则文散居职事下,武散次之,勋官又次之; 官同者,异姓为后; 亲王、嗣王任文武官者,从其班,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