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国务总理

国务总理

官名。民国初年置国务院,设国务总理,协助大总统处理政务,担任国务会议议长,对外代表国务院,副署大总统一切命令。


官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为国务院的首长。《临时约法》时期政府实行内阁制,国务总理是实际的行政首长,在国务员中居于领袖的地位。习惯上由大总统提名,经国会同意后任命。国务总理负实际政治责任,副署大总统的命令,除关系各部全体的由全体国务员副署外,其余国务员均只就与其部务有关的部分行使副署权;国务总理则无论关系一部、几部或全体,以及仅是关系总理本身的,均须副署。国务总理担任国务会议的主席;遇有事故时,得报请大总统,由其他国务员代理。为了保持行政的统一,国务总理对于各部总长的命令或处分认为有碍时,得先中止,再行取决于国务会议。国务总理依其职权或特别委任,得发布院令,就所管事务,得对地方长官发布训令和指令。“新约法”时期不设国务总理,在总统府政事堂设国务卿,襄助大总统处理政务。临时执政府后期和军政府时期虽设国务总理,但也都是襄助临时执政和陆海军大元帅处理政务,其地位与“新约法”时期的国务卿差不多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卫生署

    官署名。民国置,原称部,属行政院;民国二十年改称署,属内政部;二十四年后改属行政院,掌理全国卫生事务,置署长一人,掌理署务。下设总务、医政、保健三科,分司职掌,并设海港检疫处及中医委员会。官署名。民国

  • 殿省

    殿即宫殿为皇帝起居、理政之处。殿省指皇宫中诸官署,如尚书、中书等。汉、晋皆然。

  • 大都尚酝局

    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十六年 (1279)由御酒库改立,秩从五品。掌酝造诸王百官酒醴,隶宣徽院。置提点、大使各一员,副使二员。

  • 知閤门事

    见“閤门司”。官名。宋代閤门司的主官本为东、西上閤门使,后渐无职掌,成为武臣迁转之阶,遂命内外官知閤门事,以为閤门司的长官。绍兴元年(公元1131年)因朱篯孙是高宗即位前藩邸旧人,习于仪制,命转为横行

  • 典酝

    官名。隋炀帝始置,为宫廷女官,二十四典之一,属尚食局。员二人,从七品,唐改正七品。为司酝之佐。协掌酒醴酏饮之事。宋沿置,属尚书内省,金、明悉如唐制。明永乐(1403—1424)后归其职于宦官。宫中女官

  • 护羌长史

    官名,西汉始置,属护羌校尉,为诸吏之长,俸六百石,为事务长官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,参看“护羌校尉”条。

  • 挈壸署

    官署名。十六国后赵石勒置。掌钱币铸造。《晋书·石勒载记上》: “置挈壶署,铸丰货钱。”

  • 河南丞

    即“河南尹丞”。

  • 雒阳市长

    官名,俸四百石,有丞,掌市政治安及铨衡量度等事。汉代在各大城市(如长安、雒阳、邯郸、临淄、成都等)设商市,进行贸易。此雒阳之市长,为商业市场之市长,掌管商业方面的事,非今日之行政长官之市长。西汉时,雒

  • 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

    官名。为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处的长官。见“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