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团练使

团练使

官名。唐肃宗至德、乾元(758—760) 中置于诸道,大者领十州,小者领三、五州,掌本地区防务,又称团练守捉使。代宗时诸州刺史皆兼本州团练使,旋废。唐后期诸州刺史不兼防御使者多带此衔,诸道不设节度使者,多以都团练使(或都防御使)总领军务。五代沿置。宋朝团练州置,多不驻本州,无职掌,仅为武臣寄禄官。北宋前期官品不详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定为从五品。辽朝为团练使司长官,属南面方州官,下设团练副使、团练判官。宋初常授予党项熟户首领。太宗雍熙二年(985) 李继迁占银州,设此以封酋豪。元昊建西夏,亦置,为军职,领三至五百族帐,位在刺史上。元顺帝至正十八年(1358)于耀州、邠州置团练安抚劝农使司,每司置使二人。


官名。唐始置,在没有节度使的地区设都团练使、团练使,掌本地区军事,常与观察使、防御使互兼,又曾与防御使互易称号。代宗时令刺使兼团练使。宋代团练使为虚衔,由武将兼,官阶高于刺使,低于防御使。辽承唐制,在各州设团练使司,置团练使、团练副使、团练判官。明废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下·节度使、团练使》、《宋史·职官六·防御使、团练使》、《辽史·百官志四·团练使司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纳言中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武帝保定四年(564)改御伯中大夫置。仍属天官府。员二人,正五命。随侍于皇帝左右,掌管皇帝所用的书籍,可被派出使敌国及执行其他使命。下设纳言下大夫、纳言上士、纳言中士以佐其职,领给事上士、掌

  • 奉盖羽林郎

    官名。西汉设置,属光禄勋。皇帝车驾的华盖本在车上,若因风而解下,由羽林郎奉持,称为奉盖羽林郎。

  • 三馆

    官署名合称。即史馆、昭文馆、集贤院。宋初置,掌修史、藏书、校书之事。置昭文馆大学士、集贤殿大学士、监修国史,皆由宰相兼领。又置集贤院学士、集贤殿修撰、直集贤院、集贤校理、史馆修撰、直史馆、史馆检讨,直

  • 上林苑监丞

    官名。明置,为上林苑监的佐官。见“上林苑监”。

  • 造舰中监

    海军同等官。北洋政府设置,其军阶为中校,掌理海军造舰事务。

  • 右中允

    官名。明清詹事府所属机构右春坊之职官。与右庶子、右谕德等共掌记注、纂修之事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始置。二十五年,改詹事院为詹事府,始为詹事府右春坊属官。额二人,正六品。虽沿古制为太子东宫官属,实仅

  • 神仓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·地官·廪人》郑玄注:“大祭祀之谷,籍田之收,藏于神仓者也。”北周采取其意置神仓中士,正二命; 神仓下士,正一命。属地官府司仓中大夫。

  • 官制用语。汉朝指官吏由中央外调地方任职,常含贬降之意。晋朝沿用,指内侍、内朝或京官调为外朝或地方官。后世亦称。汉制,由中央官外任称为出,如《汉书·冯野王传》记冯野王“为大鸿胪,有司奏野王王舅,不宜备九

  • 司录

    官名。①西周置。“录”即麓。司虞属员。掌山麓事务。②西魏、北周置。大丞相府、都督中外诸军事府及开府将军、诸州府重要僚属,总录一府之事。位在长史、司马下。置于大丞相府、都督中外诸军事府者地位尤重。命品同

  • 度支十司

    清朝末年设度支部,下设十司:一、田赋司,掌土田财赋,稽覈八旗内府庄田地亩;二、漕仓司,掌漕运覈销,仓谷委积,各省兵米谷数,合其籍帐以闻;三、税课司,掌商货统税,校比海关、常关赢绌;四、筦榷司,掌盐法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