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和籴使

和籴使

官名。①北魏朝廷派遣主管某一地区和籴事务的使者,或称和籴大使。②唐德宗时,度支以边储无备,置此与边民和籴。穆宗长庆元年(821),因经年无效徒扰边民而罢。


官名。北魏始有和籴之制,《魏书·食货志》谓“收内郡兵资,与民和籴,积为边备。”即官府出钱购买民粮,以供军用,名义上双方议价交易,称为和籴。唐元和十五年(公元820年)曾命中官五人为京西和籴使。《新唐书·食货志三》谓“当时府县配户督限,甚于赋税,号为和籴,其实害民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宣奉郎

    官名。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(976),改宣议郎置,为从七品下文散官。神宗元丰三年(1080)废。官名。宋代文散官从七品授宣奉郎。见《宋史·职官九·文散官》。

  • 班官

    宋代置内客省使、延福宫使、景福殿使、宣庆使、宣政使、昭宣使,多为内侍和武臣的高级阶官,朝参时位在东班前,称为班官。

  • 左祗候郎君班详稳

    官名。辽朝置,为北面官。著帐郎君院官员。统领左祗候郎君班。任此职者,多为皇帝亲近之人。

  • 典玺官

    官名。国民党政府总统府设置,由总统府第一局局长兼任,承秘书长之命,典守国玺。

  • 常伯

    皇帝近臣泛称。《尚书·主政》: “王左右常伯、常任。”孔颖达疏: “王之亲近左右,常所长事,谓三公也。”秦汉以后,常作为侍中的别称。指帝王左右的近臣,周朝指三公。《尚书·立政》:“王左右常伯、常任。”

  • 太子骑官备身幢主

    参见“太子骑官备身五职”。

  • 黄閤主簿

    官名。据《后汉书·百官一》记载,东汉太尉属官有黄閤主簿,省录府内众事。

  • 将作吏

    县分职吏名。汉置,主土木兴作。《隶释》二《华山亭碑》记华县有将作掾与将作史。

  • 五院御史

    官名合称。唐朝指御史台之御史大夫、御史中丞、侍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、监察御史。李绰《尚书故实》: “台仪自大夫以下,至监察,通谓之五院御史。”官名。唐代御史台的御史大夫、御史中丞、侍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、监察

  • 护羌将军

    杂号将军名,西汉置,镇守西羌地区,负责西羌事务。《汉书·王尊传》:“起家,复为护羌将军转校尉,护送军粮委输。”注:“师古曰:为校尉主转运事,而属护羌将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