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谏

司谏

官名。① 《周礼》地官属官,掌纠正万民。②谏诤政事阙失之官。宋太宗端拱元年(988)由左、右补阙改名,分置左、右。其后,亦有领他职而不预谏诤者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左、右各置一人,正七品,凡朝廷政事阙失,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,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,皆得谏正,分隶门下、中书两省。南宋初不隶两省,高宗绍兴二年(1132)复隶中书门下省。孝宗淳熙十五年(1188)改补阙,光宗绍熙二年(1191)复旧。③明朝詹事府左右春坊属官,分置左、右,从九品,多由他官兼任,掌箴诲鉴戒,拾遗补过。


官名。周置,掌察万民之德和选拔人才等。 《周礼·地官·司谏》:“司谏掌纠万民之德而劝之,朋友正其行而强之,道艺巡问而观察之,以时书其德行道艺,辨其能而可任于国事者,以考乡里之治,以诏废置,以行赦宥。”宋朝司谏分左右,左司谏属门下省,右司谏属中书省,都掌规谏讽谕。见《宋史·职官一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儹运御史

    专差御史名。明代本遣卿贰或部曹掌儹运事务,至万历时始差御史。掌督理南粮北调、监兑粮米、催儹运船,并兼理山东济宁以南河道。

  • 世官制

    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主要任官制度。其时王族、贵族凭借宗法、分封之制,世代承袭各种官职。《逸周书·商誓》记商代灭亡以后,周武王召集了伊、旧、何、父……幾、耿、肃、执等“殷之旧官人”(即在商代世代为官的贵

  • 长流参军事

    亦称“长流参军”,即“长流贼曹参军事”。

  • 北院侍御

    官名。辽置,属北枢密院中丞司,掌纠察官员之事。见“北枢密院中丞司”。

  • 某兵马都部署

    武官名。见“诸都部署司”。

  • 州门亭长

    州门下吏名。汉代司隶校尉和部刺史所属均有门亭长,职主守门纠仪。晋代州刺史所属亦有门亭长,见《晋书·职官志》。南朝以下未见记载。参见“郡门亭长”。

  • 通议郎

    官名。隋文帝开皇六年(586)吏部别置散官八郎之一,从六品上;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罢。唐高祖武德七年(624)置为文散官,从六品上,太宗贞观元年(627)改为奉议郎。文散官名。隋开皇中置,秩从六品上

  • 内藏库

    官署名。宋朝太宗太平兴国三年(978)置,掌计度每年积余,以供国家非常之用。以诸司使、副使及内侍为监官。北宋前期隶三司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 改制拨归太府寺。辽朝置提点官。金朝设使、副使,掌

  • 都牧曹给事中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内廷派驻尚书省都牧曹监察政务的官员,亦佐理曹务。位在都牧曹给事上。《魏书·张衮传》: “(张修虎)都牧、驾部二曹给事中,上谷公,司农少卿。”孝文帝太和(477—499)改制时罢。参见“给

  • 三等书记官

    官名。清末国子监所属职官。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设,三人。掌文书案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