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农卿

司农卿

官名。两晋时为“大司农”别称。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 (508),改大司农为司农卿,职掌劝农、仓储、园苑、供应宫廷膳馐,十一班,有丞。领太仓、导官、籍田、上林令,乐游、北苑丞,左右中部三仓丞,荚库、荻库、箬库丞、湖西诸屯主等,九年又置劝农谒者。陈因之,三品、中二千石。北齐置为司农寺长官,三品。历代沿置,亦称“司农寺卿”。隋初正三品,炀帝改从三品,唐因之。唐高宗时曾随本寺改名司稼正卿,旋复旧。北宋初为三品寄禄官,表示品级俸禄,不预本寺公务,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后始成为职事官,从三品。南宋初省,高宗绍兴四年 (1134) 复置。辽朝为南面官。金宣宗兴定六年 (1222) 置为司农司次官,员三人,正四品。元世祖至元七年 (1270) 亦置,员一人,旋罢。二十年复置为司农寺次官,员二人,位次达鲁花赤,二十三年罢。元末朱元璋置为司农司长官,明洪武元年 (1368) 罢,三年复置,正三品,四年罢。参见“司农寺”、“司农司”。


官名,汉置大司农,其长官为卿,即司农卿,为汉朝九卿之一,掌钱谷金帛诸货币等事,秩中二千石;有丞,秩比千石。属官有太仓令丞,平准令丞,导官令丞。其后历代沿置;北齐改大司农为司农寺,其长官仍称卿,其后隋、唐、宋皆沿置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三·大司农》、《隋书·百官志·上中下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三》、《宋史·职官三》,参看“司农”、“大司农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都统军司

    官署名。辽代北大王院、南大王院皆置都统军司,分别掌管北院和南院从属各军之政令;其长官为都统军使、副统军使。在“北面边防官”中,有些路也设此司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一、百官志二》。

  • 呼图克图

    僧号。藏语“朱必古”的蒙古音译,亦作“胡图克图”、“胡土克图”。藏传佛教中大喇嘛之名号,俗称“活佛”。教中认为其身故之后能转生于世,永继佛号。称呼毕勒罕呼图克图,均载名于理藩院名册,一切袭封事宜皆由理

  • 技巧令丞

    官名。汉初少府所属有技巧令及丞,武帝时改属水衡都尉。《再续封泥考略》卷一有“技巧钱丞”封泥,《关中秦汉陶录》卷四有西安汉城向家巷出土的五铢范上题有“巧二”字样。可以推知技巧是主管刻铸钱模子之官。陈直《

  • 医佐

    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殿内省尚药局置。唐太宗贞观(627—649)中沿置,员十人,正九品下,与司医同掌分疗众疾。宋初不置。徽宗崇宁二年(1103),改御药院医官置,隶尚药局。钦宗靖康元年(11

  • 东宫内监殿中守舍人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内监殿局官员,流外三品勋位。

  • 军谋从事

    州分职吏名。晋代凉州设置,见《彭祈碑阴》,为军议从事的异称,掌参议军事。

  • 内城巡警总厅厅丞

    清末置,为内城巡警总厅的长官,员额一人。隶属于巡警部时期,秩正四品,隶属于民政部时期升为从三品。

  • 北平行太仆寺

    官署名。参见“行太仆寺”。

  • 卫尉少卿

    官名。秦、汉皆置丞为卫尉副贰,北魏始置少卿,位在丞上,四品上。北齐沿置,为卫尉寺次官,四品。隋炀帝增为员二人,从四品。唐、五代因之,从四品上。唐高宗、武则天时曾随本寺改名司卫大夫、司卫少卿,后各复旧。

  • 冢司马

    官名。西周置。西周师旅中有司马、掌马政,冢司马即其长。见《��鼎铭》。见于省吾《略论西周金文中的‘六��’和‘八自’及其屯田制》(《考古》一九六